除了關稅...韓媒:美國要求南韓設立投資基金 振興美國製造業
南韓媒體《朝鮮日報》7月16日刊登一篇獨家報導,了解美韓討論內容的南韓政府官員透露,美國已經要求南韓帶頭設立一個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基金,目的是支持美國製造業。
這一檔基金暫時定名為「製造業合作促進基金」(manufacturing cooperation enhancement fund),成立宗旨是方便南韓企業在美國建廠或擴建工廠,或是對投資美國的合作夥伴提供融資。這項要求於7月15日得到證實,與美國先前要求降低農業和數位數據貿易壁壘為核心條件,截然不同。
日本提議設立4000億美元的基金
在最近華盛頓舉行的關稅談判中,美國官員向南韓提出一個構想:效仿日本的提議,設立一個主權基金,來支持美國製造產業。
據悉,日本在跟美國雙邊貿易談判時,也提議設立一檔4000億美元的基金。鑑於南韓和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規模相近,華盛頓預計首爾方面也將做出類似的承諾。
距離美國總統川普設定8月1日豁免對等關稅截止的大限僅剩2周時間,美國向南韓提出設立基金的要求。
川普曾威脅,除非有重大進展,否則將對南韓、日本等國的商品徵收25%的互惠關稅。外界認為,在明年美國國會大選前,製造業基金是川普為振興美國國內製造業的大利多。
然而,對首爾來說,提出該請求的時機和規模都造成重大挑戰。建議成立的基金規模將超過南韓全年度預算的80%,這引發首爾如何籌集資金的緊急辯論。南韓官員在會談期間已經對美國的這項要求表示不滿,並且點出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的「不切實際」的期望,是癥結所在。
首爾對美國準備一連串貿易優惠辦法
南韓消息人士透露,7月7日和10日,在華盛頓舉行兩次美韓高層會議上,美方第一次提議設立製造業基金。南韓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呂翰九在此期間兩次會見盧特尼克,隨後表示雙方就製造業合作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一位南韓高級官員表示,首爾已經準備好一連串貿易優惠辦法,包括提議開放農業市場和放寬數位地圖出口限制,然而,美方主要關注的是製造業基金。
在7月14日的記者會上,呂翰九略微提到美方要求設立基金,但沒有直接點名。「每次南韓企業投資造船、半導體和電池等領域,或購買先進的美國設備,這與加強製造業聯繫的更廣泛目標一致。雖然個別投資決策屬於民營企業部門,但是政府的角色是建立一個支持並加速這些決策的平台。」他表示。
他接著說明:「目標不僅僅是談判降低關稅,也是追求正和結果,幫助美國振興製造業,同時為南韓企業創造新的成長動力。」
與關稅減免掛鉤,南韓政府設立支持對外投資基金,這個鑲法與東京早先的策略相呼應。
孫正義曾與貝森特討論設立美日主權基金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5月的報導,日本電信公司巨頭軟銀創辦人孫正義曾與美國財長貝森特私下討論設立美日主權基金。這項計劃最初的規模為3000億美元,在談判期間增加至4000億美元。作為回報,日本爭取汽車和其他關鍵產業的關稅減免。
首爾能否提供類似的方案,仍然不確定。儘管南韓與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類似,但是南韓經濟規模較小,企業對美直接投資水準相對較低,可能使南韓企業難以匹敵日本企業的規模。然而,設立規模明顯較小的基金可能會減弱南韓談判的地位。
南韓官員於7月15日舉行內部閉門會談,評估可能設立的製造業基金規模、融資機制和投資標的。
有些官員認為,即使是部分承諾,也能有助於緩和美韓緊張關係,以及支持南韓企業向美國市場的擴張策略。隨著南韓國內需求停滯不前,中國廠商的競爭壓力加大,擴張美國市場,被視為南韓企業長期成長的關鍵。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