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暴雨過後是蚊災前奏!神秘病毒「基孔肯雅熱」傳到北京 恐釀下一波疫情風暴?
近期,廣東多地爆發蚊媒類疾病「基肯孔亞熱」,已經導致上千人中招感染。廣東省多地衛生健康委員會也是緊急發佈相關公告,要求開展全省範圍內無死角、無差別、大規模的消殺工作,其厲害程度不亞於新冠大流行。
本月中旬,該病毒從廣東佛山發現,當時佛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佈公告稱『7月8日發現境外輸入「基孔肯雅熱」疫情。截至15日,全區確診478例』。該傳染病在廣東省首次爆發後,便在近一周的時間逐漸呈現大範圍的傳播趨勢,而廣東順德連日來已經到達三千多的病例出現。
所謂「基肯孔亞熱」是指,由基孔肯雅熱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病毒主要通過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叮咬傳播,咳嗽、打噴嚏、聊天及其他日常接觸不會引起感染。1952年,該病首次在非洲東南部被發現,曾在非洲、美洲、亞洲、歐洲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島嶼上發生,已在 119 個國家發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由於人類感染基孔肯雅熱的症狀與登革熱和寨卡病毒感染等類此,患者有可能被誤診。
不過,該傳染疾病目前防治效果也是寥寥,只能對症下藥,而該傳染病按照中國大陸傳染病防治方案中,並不屬於甲類,但卻按甲類管理。(中國甲類傳染病【插入鏈接:https://www.ndcpa.gov.cn/jbkzzx/c100041/common/list.html】是指「鼠疫、霍亂」,但是這個病毒感染性極強)目前無任何可供接種的疫苗和特效藥物。對此,中國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警告稱「中國既往沒有過輸入性基孔肯尼亞熱引發大流行的案例,對該病的基礎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傳播會快於其他流行區域」。
張文宏還稱「基孔肯亞熱可以人到蚊再傳播給人」。
廣東爆發後,多地相繼發佈預防措施,京城也出現該病例
僅隔數日後,京城也出現相關輸入病例,引發各方高度關注。北京市疾控中心五天前發佈的一則通告稱「本市偶有境外輸入病例,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病例輸入的風險持續存在。」隨著近期北京、河北、雄安新區等地出現大範圍超強降水形成超大洪災,已經造成上述三地出現不同程度的路毀屋倒的情況,由於洪水過後容易成為該傳染病高發的誘因,不少民眾趁天氣轉好時開始大量囤積蚊香和驅蚊液。
北京市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還表示,基孔肯雅熱的傳染源包括患者、隱性感染者、帶病毒的非人靈長類動物。伊蚊在叮咬病毒血症期的人或動物後,病毒在蚊蟲體內繁殖並到達唾液腺內增殖,經2至10天的外潛伏期再傳播病毒。潛伏期為1~12天,多為3~7天。人群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
不過,北京市疾控中心並未公佈該輸入病例的具體信息。
治療需隔離 隔離需自費無法走醫保
根據已經發現的相關病例來看,目前該病毒已經在廣東多地出現大量臨床病例,不少感染患者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自己必須去醫院隔離,不准居家隔離,而且隔離的費用並不納入醫保結算。(推薦閱讀)北京觀察》大罷免結果出爐 大陸國台辦聲明表明「倍感不意外」
截至目前,廣東多地依舊爆發「基肯孔亞熱」,而全球基孔肯雅熱感染激增始於今年年初,主要發病地點包括印度洋島國毛里求斯(Mauritius)、法屬留尼汪島(La Reunion)和法屬馬約特島(Mayotte)。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