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柬埔寨近十年來最血腥衝突為何爆發 有升級戰爭的可能嗎?
周四(24),泰柬邊境衝突再次升溫, 泰國與柬埔寨軍隊在邊境交火,雙方互控對方挑起事端並動用重型武器,泰國出動F-16戰機空襲柬埔寨的兩個軍事設施,柬埔寨則使用BM-21、PHL-81與Type-90B等3種火砲進行攻擊,衝突持續進行中。
泰柬近十年來最血腥的衝突
根據泰國內政部公布的內容,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5人,其中14名是平民,且有四個邊境省份的居民約10萬人已被轉移到避難所。
柬方則尚未公布死傷人數,但根據路透社的報導,一名官員表示衝突已造成1500個家庭被迫疏散,是「泰柬兩國近十年來最血腥的衝突。」
泰柬邊境衝突的升級引發各國關注,強調應和平解決衝突,避免衝突的擴大。馬來西亞總理表示,「我們希望他們能夠緩和緊張局勢,重返談判。我仍然堅信和平是唯一的出路。」
另外,美國作為泰國的長期盟友,也呼籲應立即停止敵對行動。
泰柬衝突的原因:後殖民主義的遺留、民族情緒及政治考量
泰柬的邊境衝突與主權爭議的背後原因並非單純的政治問題,而是涵蓋了歷史、地理與法律因素的交錯,導致一個多世紀以來問題仍無法解決。
在歷史層面,1953年,法國與暹羅達成協議以地形分水嶺作為界線,但後續法國繪製地圖時,並未遵照分水嶺原則劃分界線,而泰國當時也未對地圖提出明確的反對,而被認為是默認劃分的結果。
1962年,針對柏威夏寺的歸屬問題,國際法院作出判決,表示該寺為柬浦寨所有,並認為泰國當年默認地圖繪製具有國際法上的意涵。
然而,兩國之間的衝突並未化解,2008年柏威夏寺列入世界具遺產後,再度爆發軍事衝突,同時也反映國際法與國際司法機構對國家之間的爭端處理缺乏強制力。
上個月,柬埔寨表示應該將邊境問題將交由國際法院進行裁決,然而泰國拒絕國際法院在邊境問題上的管轄權。
在政治層面,近期泰柬兩國關係直轉直下,除了邊境問題外,根據BBC報導,日前泰柬兩國發生通話內容洩漏案,外界猜測,洪森認為他信在泰國已經失去影響力,因而選擇拋棄這段關係,同時又可以在本國人民心目中樹立自己的民族主義者形象。
由於洪森與貝東塔的父親他信被外界認為是交好的盟友關係,他信還曾遭批評將柬浦寨的利益置於泰國之上,在泰國政府因軍事政變遭到推翻時,洪森幫忙庇護數十名他信家族的支持者。雙方在沒有交惡的情況下,洪森卻對通話內容洩漏案發表了攻擊貝東塔與其家族的言論,甚至直言泰國應該更換政府,整起事件十分弔詭。
衝突有升級至戰爭的可能嗎?
泰國正面臨國內政治動盪的危機,邊境衝突的升級對泰國政治更是雪上加霜,同時也考驗貝東塔能否重回總理一職。
雖然此次交戰被外界認為是近十年規模最大的衝突,然而衝突的原因仍離不開重複不斷的結構因素,因此擴大到全面戰爭的機率不高,最不可控的因素是柬埔寨前總理洪森,日前反常的與泰國政治家族劃清關係的舉措,目前仍是謎團,若真如外界猜測是民族主義的展現,發動戰爭的機率將升高。泰國安全學者瓦塔納亞科恩表示,「談判的大門尚未關閉,談判桌仍有可能出現,就像2003年泰國和柬埔寨透過談判解決泰國駐金邊大使館被焚毀的危機一樣。」
此外,由於兩國在邊境問題上的缺乏根本共識,導致問題交由第三方機構裁決仍無濟於事,且衝突爆發後雙方總是互相指控對方,導致無法釐清衝突原因與究責,因此泰國政治學者表示,「泰國必須在國際法框架內解釋自衛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並證明柬埔寨軍方是首先襲擊泰國的一方」,方能透過國際法在爭端中爭取合法與合理性,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