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暫時性關稅」20%還能降嗎? 歐日韓15%「背後代價」曝
美國白宮於美東時間7月31日公布各國最新對等關稅,台灣稅率調整為20%,高於日本、南韓的15%,引發各界熱烈討論,而總統賴清德強調,20%是「暫時性稅率」,只要後續達成協議,有望再調降稅率。至於為何日本、南韓及歐盟僅被美國徵收15%關稅?《CTWANT》帶您一次了解。
●日本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日本將對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美方將從中獲得90%利潤,這項協議有望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雙方將落實15%「對等關稅」,日本也會開放其國內市場,包含汽車和卡車、稻米及其他農產品等貿易項目。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說明,日本將為美國重大項目提供股權、信貸擔保與資金,並向美國購買100架波音飛機及更多軍備設備。白宮官員也提及,日本對美國軍備採購的金額將從原先的140億美元,提升至170億美元。
不過,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良聖澄清,該計畫的具體結構尚未完全明朗,針對白宮提出「美方保留90%利潤」的說法,實際上該數字僅限於股權投資回報,占整體金額比例極小,而日本政府也將在川普本屆任期內,正式部署與執行這項550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
●南韓
川普指出,根據貿易協議,南韓將完全對美國開放貿易,要接受包括汽車、卡車、農產品等美國商品,南韓還會向美國提供3500億美元,用於投資由美國擁有、控制並且是川普親自選定的項目。此外,南韓將購買100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LNG)或其他能源產品,同意為其投資目的投入大筆資金,具體金額將在南韓總統李在明訪問白宮進行會晤後公布。
因此,南韓輸美商品最終將被徵收15%關稅,美國輸韓商品則免徵關稅。
●歐盟
川普透露,歐盟承諾將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並追加6000億美元對美國的投資,同時計畫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裝備採購,雙方商品將一律適用15%關稅。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補充,15%關稅適用於大多數歐盟出口產品,如汽車、半導體與藥品等等,但部分戰略性產品將實施「零關稅」政策,包括所有飛機及零件、特定化學品、學名藥、半導體設備、部分農產品、天然資源與重要原物料等,目前還未確認是否涵蓋酒類商品。未來雙方將持續進行協商,以期把更多產品納入零關稅清單。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