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官員籲台灣「重啟核電」降低能源國安風險 彭博社揭內政部評估中
曾獲總統賴清德接見的川普第一任期的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與美國退役海軍少將、現職保衛民主基金會(FDD)資深研究員的蒙哥馬利指出,台灣重啟核電廠是加強能源安全與應對中國威脅的關鍵措施之一,並呼籲台灣增加液化天然氣儲存設施和運輸船隊規模。
彭博社11日報導,博明(Matt Pottinger)表示:「台灣對能源禁運的脆弱性非常明顯,但可以透過改善電網、加強安全供應鏈和液化天然氣儲存,以及重啟停運的核電廠來減輕這些風險。」
一位參與討論的匿名人士透露,博明和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在8月1日與賴清德會面總結漢光演習時,提出了上述建議。
博明和蒙哥馬利在漢光演習中的關注重點是能源安全,原因在於,若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標準來看,台灣是30個主要經濟體中相當脆弱的一個,且約有一半的電力依賴液化天然氣進口。
蒙哥馬利與另外兩名人士向彭博社講述了漢光演習過程,他們的主要結論是:台灣極度脆弱,「中國只需攔截7、8艘液化天然氣船,這很容易做到,他們真的可以對台施壓。」
在一處模擬場景中,台電優先保障醫院及其他對居民至關重要的機構用電,迫使部分製造業停工。博明表示,這會導致「半導體製造被限制」,引發大規模混亂。台灣目前生產全球超過90%的最先進AI晶片。
此次演習也模擬了針對台電的網路攻擊。蒙哥馬利表示,在模擬過程中,已經嵌入電網的惡意軟體被啟動,導致一些發電站癱瘓。一位參與演習的人員表示,台電透過建造多個小型區域電網來增強電網的韌性,以防止全面停電。
台灣資安公司TeamT5共同創辦人兼首席分析師李庭閣表示,較小的區域性設施在面對網攻時其實更難防守,因為它們通常缺乏大型企業或中心化設施所擁有的資源。李庭閣未參與漢光演習,不過他指出,約有6至7成針對台灣的國家級網攻來自中國,而電力等關鍵基礎設施是受攻擊的主要目標之一。
台灣的領導階層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一位知情高級官員透露,內政部已開始對關鍵基礎設施進行脆弱性評估,預計9月底完成,並且能源領域最為關鍵。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