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肩頸痛到後腦杓?甚至眼窩?醫指可能是「這毛病」,一動作助改善!

今健康

發布於 07月07日01:14

頭痛、肩頸痠痛日常都相當常見,有時難解。有一種情況是會從肩頸一帶痛到後腦勺、甚至再痛到眼窩去,很多人會懷疑是頭痛、偏頭痛等問題,吃了止痛藥也還是常發生。其實很可能是「枕下肌症候群」,原力復健診所院長侯鐘堡醫師指出原因並說明,也提供改善方式有助解套。

肩頸痛到後腦杓?甚至眼窩?
很可能是「枕下肌症候群」。

這些不良姿勢是常見主因:
侯鐘堡院長表示,枕下肌群是一群位於頭部後下方、頸椎上方、相當深層的小型肌群。常會在經常低頭滑手機、駝背使用電腦等姿勢不良,或身體壓力過大而肌肉緊繃,或過度運動、缺乏運動而維持同樣姿勢過久等因素,使得此肌群產生激痛點。

常會從肩頸痛到眼窩去:
值得注意的是,枕下肌發炎疼痛也會逐漸擴散,影響範圍可包括後腦杓、頭頂、眼窩等處。而姿勢或生活習慣未改善、枕下肌發炎因素仍舊存在,這也是為什麼這類型引起的疼痛,常會三不五時就出現、吃了止痛藥也還是常常發生。

若自覺符合上述情況,建議盡早至復健科檢查。若排除其他頭痛、肩頸痠痛可能原因,如確定是枕下肌症候群,改善需從姿勢及生活習慣著手。

#侯鐘堡 #頭痛 #肩頸痛 #枕下肌症候群 #枕下肌 #枕下肌群

日常維持良好姿勢多伸展,
有助防範枕下肌症候群!

少低頭滑手機、駝背工作:
侯鐘堡院長表示,日常改善枕下肌症候群,自然需要調整姿勢,盡量減少低頭滑手機的習慣,工作或任何作業時也盡量維持良好姿勢、避免伸脖子成烏龜脖、彎腰駝背等,以減少枕下肌群負擔。也建議檢視、調整辦公桌椅,以利維持良好姿勢。

多做一伸展助改善:
平常也可以多做反向伸展,這個動作很簡單,在站立姿勢下,讓頸部、手臂、腰部往後伸展,讓姿勢形成與低頭滑手機相反即可。建議可早晚做一次,每次約30-60秒。也可以工作每隔一小時起身休息時就做一次,或感覺到不舒服時就做一下,多讓身體進行伸展。

熱敷等其他改善方式:
其他的改善方式,也可如熱敷、手指按摩、筋膜槍按摩等,痠痛貼布等成藥也可作為輔助。不過由於枕下肌群較小、位置也較深,按摩的效果可能差強人意,使用筋膜槍若會不舒服也留意適可而止。

察覺異常盡早檢查:
相信許多人身體不舒服時,若沒有太嚴重,多會先試著自行改善,真的不行再看醫生。不過還是鼓勵若常有不舒服盡早檢查為佳,以利治療。特別是症狀持續很久、嚴重、甚至影響生活時。而若是伴隨麻痺、無力等症狀,更要盡早就醫,這很可能病情不單純,有壓迫神經的可能,視情況也有轉診至神經內科的必要。

#侯鐘堡 #頭痛 #肩頸痛 #枕下肌症候群 #枕下肌 #枕下肌群

維持良好姿勢並妥善治療,
改善枕下肌症候群引頭痛!

侯鐘堡院長表示,枕下肌症候群的治療,一般情況下可在檢查後遵照醫囑服用肌肉鬆弛劑、消炎止痛藥,幫助肌肉放鬆。不過枕下肌症候群大多是因長期的不良姿勢所引起,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便會建議進行物理治療,治療也會需要些耐心。例如透過電療、超音波、徒手治療等方式讓肌肉更有效的放鬆、緩解症狀。若已經形成慢性發炎、慢性疼痛,則可與醫師詳加討論,考慮使用高濃度葡萄糖、PRP注射等進階治療。

日常維持良好的姿勢習慣,並少用手機,工作時多起身活動、伸展,經常出現肩頸痠痛盡早檢查治療,如此更有利維持日常生活身體舒適。

#侯鐘堡 #頭痛 #肩頸痛 #枕下肌症候群 #枕下肌 #枕下肌群

《延伸閱讀》

.上班族腰痠背痛常見6大原因!醫教「直線坐姿」維持平衡最省力

.肩頸疼痛檢查不出原因?原來是「肩周炎」作祟?中醫4證型治療!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男子長期飲酒 小便突感腹部劇痛竟是膀胱破了

中央通訊社
03

70歲男回春「細胞年齡僅55歲」 7習慣幫大忙!

中天電視台
04

35歲女胃痛拖半年才就醫!醫一看搖頭:全都擴散了

中天電視台
05

薑還是老的辣!62歲媽媽快速瘦下18公斤 「只靠5招」驚掉網友下巴

中天電視台
06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