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國台辦批民進黨藉體育謀獨:需全面準確執行「奧運模式」
中國代表團於萊茵魯爾舉辦的第32屆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期間,對我國教育部長所致賀電,使用「中華民國」及「教育部長」等文字提出抗議,並指控是違反「奧會模式」與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儀軌規定。對此,大陸國台辦今(30日)再度批評民進黨,「挑戰奧運模式,目的是藉體育謀『獨』」,並強調無論是世大運還是世運會,都需要全面準確執行奧運模式。
教育部體育署25日曾對此發部聲明稱,賀電內容屬我國教育部對選手的祝賀與肯定,非屬官方賽會儀節,其用語是依我國憲政體制及事實所擬,完全不涉政治操作,亦未違反FISU相關規範。此外,「中華民國」為我國正式國號,「教育部長」為合法職銜,在非官方賽會頒獎程序中使用,是基於尊重本國制度與選手榮耀,為代表團內部事務,不應遭刻意政治化解讀。即使運動賽會採取奧會模式,也不能擴及非官方活動,尤其是代表團內部事項。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今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佈會。當下《人民政協報》記者也提問:「民進黨當局日前稱,在德國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期間,大陸代表團工作人員多次施壓主辦方、干擾台灣代表團相關活動,『無限上綱奧運模式』。對此有何評論?」
陳斌華回應,「關於你提到的問題,中國學生體育聯合會已於7月24日說明情況,澄清是非。」他解釋,「奧運模式」是國際體育界公認的處理台灣問題的通行法則,也是兩岸體育界人士共同遵守的原則,為促進兩岸體育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體育健兒參加國際體育賽事提供了基礎性制度保障。
接著陳斌華痛批,民進黨當局一再造謠生事,挑戰「奧運模式」,目的是借體育謀「獨」。包括體育界在內的島內各界人士應明辨是非,認清其「台獨」禍心,不隨之起舞。
陳斌華還強調,奧運模式是國際和兩岸體育界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則,任何國際體育賽事活動,無論是世大運還是世運會,都需要全面準確執行奧運模式,不應該出現違背奧運模式的名、旗、歌、徽,以及材料、標識、口號等。
此前,中國學生體育聯合會24日也就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一場頒獎活動時發生的所謂「搶奪賀電」事件進行情況說明,並表示堅決反對民進黨當局借體育謀「獨」挑釁。
該會表示,第32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7月16日至27日在德國舉行,由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國際大體聯)主辦。根據國際大體聯1987年決議,中國台灣地區派團參加國際大體聯所有賽事時,官方名稱須為中華台北(英文名稱Chinese Taipei),且根據國際大體聯禮賓規定,未經許可的任何材料或標語均不能在頒獎等官方場合展示。
該會續稱,當晚7時比賽結束後,中華台北、韓國等獲獎隊伍參加頒獎儀式。儀式結束後,台灣地區體育部門負責人及其陪同人員4至5人,以及台灣媒體記者2至3人進入運動員混采區,突然從隨身攜帶的背包中取出包含「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字樣的賀電,意圖發給中華台北運動員。鑒於此舉明顯違反「奧運模式」和國際大體聯禮賓規定,中國代表團工作人員發現後有理有節上前進行核實,留存其違反國際大體聯相關禮賓規定的證據,期間未主動與台方人員發生肢體衝突。但台方人員態度蠻橫、言語惡劣、動作粗魯,不停推搡中國代表團工作人員,其中1名工作人員的右手被對方劃傷。
該會批評,中華台北代表團違反「奧運模式」和國際大體聯禮賓規定在先,更在運動會賽場公共區域無理阻撓中國代表團工作人員瞭解情況。中國代表團為此所採取的行為是維護「奧運模式」和國際大體聯禮賓規定的正當必要之舉。國際大體聯已對此表示支持,其有關負責人先後約談了中華台北大專體總會長、中華台北代表團團長王淑音及中華台北大專體總「國際部」負責人李芳蘭,要求其遵守「奧運模式」約束中華台北代表團相關行為。
該會強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體育界、青年團結友愛,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期望。中華台北代表團在比賽場館內,在眾多國家和地區代表、現場觀眾及媒體的關注下,公然違反「奧運模式」和國際組織禮賓規定,與兩岸人民的期待背道而馳。民進黨當局妄圖借體育謀「獨」挑釁,並為一黨一己私利進行政治操弄,不得人心,必遭失敗。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