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衝突 金管會緊盯金融三業曝險2,789億元
泰國、柬埔寨29日凌晨雙方領導人雖喊停火,但仍有零星衝突,金管會緊盯。金管會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止,金融三業(銀行、保險、證券)合計在泰國曝險1,779.93億元、在柬埔寨曝險達1,008.66億元,二國合計金融三業總曝險達到2788.59億元,金管會將適時督促各金融業強化海外投資授信等風險控管,更重要員工安全的確保等。
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表示,目前在泰國有10家國銀設代表人辦事處及子行,包括中信、兆豐有子行,其中,中信銀的子行及泰國分公司就有86個據點、兆豐銀則有四個分支機構。其他八家銀行包括台銀、一銀、華銀、上海商銀、國泰世華銀、輸銀、玉山銀、台新銀則設有辦事處,去年獲利合計為31.54億元,高於2022年的30.2億元及2021年的18.9億元。
國銀對泰國的曝險,截至今年6月底總計1,106億元、占比0.82%,較去年6月底1221億元,減少115億元、減富9.4%;主要是拆存減少較多約64億元,柬埔寨曝險金額為1,004億元,較去年同期(1,299億元)減少295億元,減幅為22.7%。
王允中指出,針對海外分支機構的授信與投資風險,已有相關控管機制,包括:要求設立專責單位掌控風險、掌握授信品質,提列備抵呆帳、根據海外環境建立風險辨識與應對機制、要求總行對海外機構提供人身安全援助、由中央存保公司協助監控海外曝險變化。對泰國、柬國等各別區域事件,金管會也會提醒銀行要滾動檢討,加強風險措施。
至於保險業方面,副局長蔡火炎表示,截6月底為止,投資泰國金額為575.13億元,相較去年同期628.15億元約下滑。柬埔寨6月0.89億元,去年0.99億元,主要曝險都是以債券等固定收益為主。
蔡火炎指出,保險法對海外投資限額、信評等風險控管都有相關規定,保險業海外投資也多次發函,要注意海外地緣政治風險等,要持續關注,若有事件要有內部呈報措施等。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對泰國只有券商做事業性投資,金額不大,今年6月底達62.56億元,占整體證券期貨0.79%,柬國曝險3.77億元,占比淨值約0.048%左右。截至6月底為止,國人投資基金有在泰國標的約63檔、36.24億元,占比0.037%。比去年的68檔,占比0.046%也減少,至於柬埔寨部份,已經沒有任何投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