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擴大國防開支、強化北約空防 比利時增購11架F-35戰機
有鑑於俄烏戰爭對歐洲地區構成高度安全威脅,且美國政府近年來也持續敦促北約盟邦達成軍費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一定比例的目標,比利時政府宣布將增購11架F-35先進戰機,使該國採購該型戰機架數累積達到45架,且未來歐洲國家持有的F-35戰機將超過500架,有助提升北約整體空防戰力。
軍事新聞網站The Defense Post報導,在比利時防長佛蘭肯(Theo Francken)批准後,確定以大約17億美元(約501.33億元新台幣)的價格,向美國採購11架先進F-35A戰機,這是繼2018年,該國首度宣布採購採購34架F-35A,取代自從1979年開始服役,逐漸接近壽限的F-16系列戰機,推動空中戰力的現代化之後,為了因應安全環境的劇烈變化,做出進一步擴大F-35機隊規模的決定。
比利時空軍現役F-16系列戰機,自1979年就已投入服役,目前逐漸接近壽限,新一代戰機的籌獲就成了鞏固空防的關鍵,圖為比利時F-16戰機飛行畫面。(取自比利時空軍臉書)
負責研製F-35系列戰機的美國軍工巨擘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簡稱洛馬)在2023年時,在德州美軍沃斯堡基地舉行比利時首架F-35A的出場儀式之後,迄今已陸續完成8架同型機種交機作業,且預計可在今年秋季完成第9架F-35A的交付,比利時軍方則預計在2031年完成全機隊交付,並且投入服役。
報導指出,此次做出增購F-35A戰機的決定,凸顯出比利時國防路線,已從原本著重支援國際維和與海外部署任務,轉變為聚焦戰力現代化、提升本土防禦能力。
根據比利時國防部最新發表的「2025年防禦戰略展望」(Strategic Vision Defense 2025)報告書中,就提及要在2034年,將戰機機隊規模擴大三分之一的目標,此外,該架構也提出採購可裝備10個「國家先進地對空防空飛彈系統」(NASAMS)連級單位的短程與中程防空飛彈,以及建立3個符合北約「陸基防空暨反飛彈防禦系統」(Surface-Based Air & Missile Defense,SBAMD)規格的連級單位。
在該計畫書內,比利時政府預估從2026年開始,持續執行至2029年的防空能力武獲案,單項經費都將達到23億美元(約678.3億元新台幣)左右,另外比利時也將在荷蘭的合作下,挹注15億美元(約442.4億元新台幣)打造該國第3艘具有反潛作戰能力的巡防艦,也包括在2027年採購第3架MQ-9B「空中衛士」無人機等等,因此「2025年防禦戰略展望」總經費規模估計可達396億美元(約1.17兆元新台幣),大幅拉升防衛支出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透過軍事現代化的推動,強化北約整體防衛以及嚇阻能量。
顯示全部
留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