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砸110億成英特爾大股東 白宮稱未來不排除入股台積電
美國政府在把110億美元補助轉換成英特爾的9.9%股權後,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表示,未來不排除在其他半導體公司像是台積電,甚至其他產業也會有類似的入股舉動。不過,英特爾先前警告,華府持股恐讓企業的國際銷售受挫、影響後續補助,甚至稀釋現有股東權益,顯示這樁「政府變股東」的操作既敏感又充滿爭議。
路透社報導,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25日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在入股英特爾(Intel)之後,美國聯邦政府可能會進一步持股其他美國半導體公司,甚至拓展到其他產業。
哈塞特被問到,英特爾這筆交易是否意味著美國政府將進一步擴大行動,對其他獲得補貼的產業,或AI與晶片領域的公司(如超微半導體AMD、台積電)入股時,他表示未來確實可能出現類似的交易。
哈塞特告訴CNBC:「我認為這是非常非常特殊的情況,因為英特爾從晶片法案(CHIPS Act)獲得了龐大的資金,但川普總統早在競選時就已經明確表示,他認為最終若美國能建立1個主權財富基金,那將非常好。因此我確信在某個時候會有更多交易,如果不是在這個產業,那就是其他產業。」
英特爾這筆投資案,標誌著美國政府與企業之間最新1宗不同尋常的交易,讓批評者擔憂川普此舉創造出新的企業風險類別。
英特爾25日警告,美國政府持有它9.9%股權,可能對公司業務構成風險,從潛在打擊國際銷售,到限制公司獲取未來政府補助的能力。
英特爾在美國政府決定將110億美元補助轉換為股權後,在1份證券申報文件中列出新的風險因素。同時,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25日在商務部發布的影片中卻表示,公司並不需要這筆政府資金。他說:「我不需要這筆補助,但我真的很期待美國政府成為我們的股東。」
然而,英特爾的申報文件卻對這筆美國投資提出疑慮。英特爾指出,目前尚不確定這項交易是否會導致其他政府機構試圖將現有補助轉換為股權投資,或是否會因此不願支持未來補助。
英特爾的股份將以尚未支付的2022年《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補助金57億美元,以及去年在前總統拜登任內獲得的「安全飛地」(Secure Enclave)計畫32億美元來支付。根據申報文件,「在適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英特爾在晶片法案下的義務將被視為履行完畢,但不包括「安全飛地」計畫。
英特爾文件還指出,若美國政府成為重要股東,公司在非美國市場的業務可能受到影響,例如可能因此受到其他國家的外國補助法等額外法規或限制。去年英特爾的海外銷售占其總營收的 76%,其中中國市場貢獻29%。
英特爾還表示,發行給美國政府的股票將以低於現行市價的折扣價格計算,會稀釋現有股東權益。美國政府將以每股比22日收盤價24.80美元低4美元的價格,收購英特爾股份。申報文件指出,美國政府將因持股,而擁有對影響英特爾的法律及監管的「重大額外權力」,這可能限制公司追求對股東有利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