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國際研究:燒燙傷後11天內植皮 減少併發症風險、總住院時間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10月14日09: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
環境危機無所不在,若遭受燒燙傷,須盡早至醫療院所就醫,由專業的整形外科醫師進行評估,以即早接受正確的醫療處置。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為提供燒燙傷病患更好的治療,基隆長庚醫院藉由體系的跨科合作及國際的大數據外傷資料庫支持,進行大規模研究。基隆長庚整形外科兼外傷中心副主任的王思翰醫師表示,透過研究統計,發現植皮手術應在燒燙傷患者病情穩定後儘早進行,建議的時間是在燒燙傷後11天內植皮,可以減少最多的併發症風險及總住院時間。

17萬人次燒燙傷病患 清創、植皮手術時機難共識

王思翰醫師說明,國內每年約有17萬人次的燒燙傷病患,其中雖僅有不到1萬人需要住院,但卻佔據了大量的住院天數以及健保的費用,而清創及植皮手術即為燒燙傷治療中重要的一環。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近五年來,台灣每年因燒燙傷至急診就診的人數超過萬人,不僅造成了生命財產損失,更帶來無數家庭的破碎與傷痛。在目前的燒燙傷治療中,清創及植皮手術的時機,取決於病患的生命徵象是否穩定及是否出現感染的跡象,然而絕大多數的醫師並沒有一個時間上的共識,因此最早可以進行植皮的時機一直未有定論。

燒燙傷後11天內植皮 減少併發症風險、總住院時間

為了改善燒燙傷病患的治療預後,基隆長庚整形外科和林口長庚外傷急症外科共同合作,運用美國外傷資料庫的資料進行大數據研究,共計蒐集20,754位燒燙傷病患,並篩選出其中進行植皮手術的853位病患,深入分析軀幹燒燙傷病患的植皮時機與預後之關聯性。

研究結果發現,容易產生植皮相關併發症(如表淺/深部手術部位感染、移植失敗)的病患,其受傷至植皮的平均時間間隔明顯較長(17天 vs. 11天,P<0.001),且其中合併糖尿病的患者風險顯著提高(OR = 2.790, P=0.010)。而研究中亦探討出較大的年齡(57.1 vs. 40.9歲,P<0.001)、較大的燒燙傷體表面積以及糖尿病患(16.9% vs. 8.0%,P=0.014)為燒燙傷病患的死亡風險因子。這項研究已發表在2024年8月全世界外科領域權威之一的「國際外科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而針對病患住院天數的部份,研究中利用邏輯式迴歸的研究方法發現,延遲植皮的時間與住院天數呈正相關的趨勢,但與植皮之後的住院天數無顯著關聯,表示早期手術可縮短整體住院時間。

燒燙傷須盡早就醫 避免後續照護不當造成併發症

王思翰醫師強調,這項研究的目標在提供國際性的可信數據及研究,期待藉由後續研究的累積,期望能建立更具一致性與可執行性的國際臨床指引。

環境危機無所不在,基隆長庚吳俊德院長也呼籲民眾,若遭受燒燙傷,須盡早至醫療院所就醫,由專業的整形外科醫師進行評估,以即早接受正確的醫療處置,才能避免後續因照護不當或評估錯誤造成的併發症和終生遺憾。

【延伸閱讀】

存活率不到5%!八仙塵爆男子經10次植皮重生 如今靠義肢登上山

30歲女車禍致整片小腿皮撕裂 「植皮手術」讓美腿重生、找回自信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