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必修課》川普親商政策為美國經濟、美股創造長線優勢 產業關稅仍是潛在風險
美股高檔震盪,史坦普500指數一度突破6500點大關,但通週仍小幅收黑,影響因素包含:(1)經濟數據持穩:美國2Q25 GDP修正值季增年率、7月耐久財訂單與新屋銷售、初領與續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等數據均優於預期,支撐美股;(2)AI概念股漲多回落:Nvidia財報亮麗,財測雖符合預期,但缺乏驚喜,加上有報導稱阿里巴巴正積極開發AI技術以替代Nvidia晶片,引發疑慮。
(3)聯準會獨立性疑慮: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解除聯準會理事庫克職務且即刻生效,後續雙方可能進入訴訟戰,引發市場對聯準會獨立性的擔憂。終場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11%,史坦普500指數下跌0.08%,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0.18%,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1.48%,羅素2000指數上漲0.19%,NBI生技指數下跌1.27%。(彭博,統計期間為8/25-8/29,漲幅數據包含股利及價格變動)
經濟數據亮麗不敵AI股回落、聯準會獨立性疑慮
未來一週觀察變數
1.川普關稅:留意各國與川普政府的談判進展以及232條款調查之半導體、藥品等關稅政策及細節。
2.聯準會官員談話:留意各官員針對經濟、就業、通膨、關稅、利率的看法,聯準會褐皮書。
3.經濟數據:8月製造業/服務業PMI;8月非農就業數據;7月耐久財訂單、工廠訂單、JOLTS職缺。
4.企業財報:博通、慧與企業、Salesforce、Gitlab、梅西百貨、Dollar Tree、Lululemon。
川普親商政策創造長線優勢,產業關稅是潛在風險
半導體關稅看法:摩根士丹利證券(8/7)認為市場暫時鬆了一口氣,但仍需觀察具體政策細節,包含川普政府給予企業多少時間移轉生產回美國、實務上是否可行,預期企業短期內可能會傾向購買在美國已有製造廠房的企業爭取豁免,長期則需建立多元世界(multipolar)、在地消費在地生產的供應鏈。
彭博經濟研究(8/7)也認為政策細節尚待釐清,包含100%關稅是否僅針對進口晶片或適用所有含半導體的產品,而儘管美國製造的半導體或晶片可取得豁免,但仍需關注終端需求的潛在衝擊,看好專注發展AI且以企業客戶為主的半導體公司如輝達較具備韌性,類比及消費性電子半導體商承壓較重。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在川普政府積極推動親商政策下,對於嗅覺敏銳的企業(特別是製造商或出口商)而言將非常有利,首先,《大而美法案》減稅項目有望在秋季開始發酵並支撐消費支出,第二,《大而美法案》的投資獎勵也會刺激企業加碼投資美國,搭配「放鬆監管」措施,將加速企業赴美投資的審核流程,讓企業能更快回收投資成本,第三,川普政府陸續與多國談定貿易協議,其中包含美國商品出口至日本、韓國、歐洲、部分東南亞國家免關稅,這使美國企業具備獨特優勢。
若再加上第四點的弱勢美元,將進一步提高美國商品出口競爭力,事實上,美國總川普近日便提及強勢美元雖好聽,但較弱的貨幣更有利美國製造商、出口商,故更可能希望看到美元貶值,綜合上述四點,再加上聯準會有望重新開啟降息週期以及美國仍是AI領頭羊,包含Grok 4、Gemini 2.5 pro、GPT-5等領先AI模型均在人類最後測驗(HLE)、ARC-AGI-2中展現出堅強實力,通用AI (AGI)的雛型正逐漸浮現,也讓科學界愈來愈期待未來兩年的AI發展並幫助推升生產力,長線來看,持續看好美國經濟與美股前景。
新興股市漲跌互見
美國經濟數據亮眼、聯準會降息預期增溫,不過川普總統解除聯準會理事庫克職務引發該央行獨立性擔憂,投資人也消化AI晶片巨擘輝達財報與財測展望,新興股市呈現漲跌互見格局。
中國央行開展6000億人民幣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此為人行連續六個月加量續作,市場流動性充沛,陸股由電信業務、信息技術與原物料類股引領走揚,上證綜指續創十年新高價位,媒體報導中國晶片製造商擬將AI晶片產量提高兩倍,人工智慧晶片龍頭寒武紀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增逾43倍並轉虧為盈,淨利潤10.4億人民幣,寒武紀股價大漲20.05%並超越貴州茅台躍居A股股王寶座。
台股由半導體、其他電子、電腦及週邊設備等電子類股與陶玻、化工等傳產類股領漲收高。南韓央行利率會議如期維持基準利率於2.5%不變,並上修今年GDP至0.9%,南韓八月製造業企業調查指數由91.9攀升至93.3,八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由110.8攀升至111.4,七月零售銷售年增率由7.3%攀升至9.1%,經濟數據偏多,韓股收紅。
印度七月工業生產年增率由1.5%攀升至3.5%、優於預期,但美國對印度進口商品關稅倍增至50%政策正式生效,市場態度審慎,印股收黑。巴西八月IGPM通膨年增率上升至3.03%,高於預期,八月FGV消費者信心指數由86.7下滑至86.2,不過,巴西總統盧拉近期民調支持度下滑,還稱可能因健康因素而不於明年總統大選尋求連任,提振市場信心,巴西股市收高。
總計過去一週上證綜合指數上漲0.86%、香港恆生指數下跌1.00%、台灣加權股價指數上漲2.01%、南韓KOSPI指數上漲0.60%、印度SENSEX指數下跌1.84%、巴西聖保羅指數上漲2.50%。(彭博資訊原幣計價,統計期間為8/25~8/29,含股利及價格變動)
未來一周觀察變數
1.經濟數據與利率會議:中國與主要國家PMI指數、南韓及巴西GDP數據
新興市場成長動能具韌性,投資機會多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美中雙方貿易休戰延續至11月中旬,為雙方談判爭取時間,有助提振整體股市投資信心,加以反內卷、刺激消費等政策推動以及AI相關題材持續發酵,推動中港市場表現優異,不過本輪重要增量資金來源A股融資餘額持續高居逾2兆人民幣水準,現階段中國經濟情勢也較為疲軟,通貨緊縮、房地產市場疲弱、失業率偏高等問題持續,仍需強而有力政策刺激來應對總體經濟挑戰。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印度將於排燈節前推出新一代GST消費稅改革,據報導多數商品的GST稅率將由12%降至5%、高稅率商品由28%降至18%,將使生活必需品與部分非必需品價格下降,有望提振民間消費。
摩根士丹利(8/17)指出,預估本刺激措施總規模約相當於年度GDP的0.5~0.6%,而因間接稅減免的乘數效果約為1.1倍,顯示對GDP的提振將有50~70個基本點的潛在上行空間。印度整體總經情勢穩定、央行維持寬鬆政策環境,加以減稅政策激勵,有利強韌的經濟成長與企業獲利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