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抗美對等關稅陰霾 經濟成長上修至4.45%
儘管美國對等關稅烏雲罩頂,但經濟成長率表現卻優於預期。主計總處今(15)日公布今(2025)年最新經濟成長率預測為4.45%,大幅上修1.35個百分點。AI商機爆發,拉高出口及投資動能,預估2026年經濟成長率為2.81%,且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將突破4萬美元。
AI與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強勁,全球AI資料中心布建並未因低算力成本DeepSeek問世而放慢,加上川普政府放寬拜登時期的AI晶片分級管制措施,加速AI資料中心建置,以及高階伺服器領導廠商改良機櫃設計,減少組裝複雜度與精密度,推升先進製程晶片及資通訊產品供貨速度,帶動我國電子零組件與資通訊產品出口擴增。
主計總處指出,我國電子零組件與資通產品的出口值,已占整體出口比重逾7成,且廠商全球布局,多數大廠已規畫在美國增設產能,可望有效舒緩半導體關稅衝擊,估計2025年商品出口5,892億美元,年升24.04%。商品進口在出口及投資引申需求影響下,預期2025年為4,695億美元,年揚19.04%。
民間消費方面卻顯露疲態,主計總處分析,關稅不確定性衝擊今年上半年股市交易量能,民眾觀望汽車進口關稅而延遲購車,抑低國內消費力道,推估2025年民間消費實質成長0.85%,下修0.79個百分點。
固定投資方面,AI商機續夯,國內半導體領導業者將持續擴充先進製程及高階封測產能,並推動相關供應鏈廠商加碼投資,有利支撐民間投資動能;房市降溫、離岸風電投資高峰已過,則約制部分成長力道,預測2025年民間投資實質增加9.89%,上調4.12個百分點。
2025年GDP規模將突破27兆元,主計總處將經濟成長率調升至4.45%,其中上半年上修至6.75%,下半年調高至2.3%,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1.76%。2026年經濟成長率2.81%,每人GDP將首度突破4萬美元,達4萬1,019美元,CPI上漲1.64%。
外界關注美國對等關稅對台灣經濟成長影響力,主計總處參考的國際預測機構數據,已將關稅影響納入評估;不過,台灣關稅尚未底定,因此未進一步估算目前對等關稅及半導體關稅對台灣經濟成長率的衝擊,半導體關稅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對於未來的出口已採保守推估。
此外,主計總處同時發布2024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數為116.5萬元,中位數為98.5萬元;每人可支配所得為41.9萬元,中位數為35.6萬元。
至於貧富差距情形,每戶5等分位所得差距為6.14倍,與2023年相比拉大0.02倍;以每人可支配所得重新排序後計算所得差距倍數,2024年為3.92倍,比2023年提高0.11倍,每戶及每人所得差距倍數均有擴大情形。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