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Landing Taiwan」解密美國市場 助台灣新創掌握百億資金商機
台灣新創團隊儘管擁有頂尖技術,卻時常苦於尋找進入美國市場的門路。為此,由國際創投加速器Mosaic Venture Lab(宇斻管顧)主辦,並聯合工研院、A Team Hub及PwC協辦的「LA Landing Taiwan」活動,於7月25日在台灣科技新創基地盛大舉行。現場集結美國與本地創投、產業及官方代表,旨在為台灣新創解密如何敲開美國市場大門,分享百億美元的市場攻略,並掌握關鍵的非稀釋性資金管道。
美國創投與加速器經驗分享 點亮赴美康莊大道
活動由南加州最大天使投資網絡TCA Venture Group合夥人施旻宜博士揭開序幕。他以豐富的實戰經驗,向台灣創業者傳授當代創投講求的智慧資金(Smart Money)心法,強調好的創投不僅是金主,更是能提供人脈、專業與營運支援的成長夥伴,是將台灣先進製造實力與美國市場資本連結起來的關鍵橋樑。
接著,美國著名加速器Larta Institute創辦人暨執行長Rohit Shukla,帶來其輔導超過6,500家科技新創、協助募得逾237億美元非稀釋性資金的成功經驗。他以「商業化引擎:與您的美國加速器互動」為題,等於是將龐大資金的申請通關密碼帶到台灣新創眼前,點亮一條通往美國市場的康莊大道。
政府扮演「隱形天使」 助新創打造成亞太研發重鎮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代表戴建丞簡任技正,則說明政府在新創發展中扮演的「隱形天使」角色。他解析,政府已建構一套從基礎研究到擴充期的完整補助藍圖。為吸引國際技術與投資,更提供「全球研發創新夥伴計畫」,給予引進前瞻技術的外國企業最高達總研發經費50%的補助,並搭配生技醫藥研發支出最高25%的投資抵減優惠,展現將台灣打造成亞太創新研發重鎮的決心。
活動的重頭戲座談會,由Mosaic Venture Lab共同創辦人Volker Heistermann主持,曾為紐約基因組中心成功募資1.15億美元的Wavemaker 360 Health創投顧問Dave Whelan亦加入與談。座談旨在展示如何透過政府、加速器與創投的三方協作,為台灣新創鋪平赴美的最後一哩路。活動亦邀請安德斯醫學科技、醫盟科技、蔚流生物科技與生奕科技等計畫東進的團隊進行簡報,展現台灣的創新實力。Mosaic Venture Lab管理合夥人尤齊著總結:「我們的目標就是從展示潛力邁向實現影響力,為台美兩地新創提供一張清晰、可執行的成長地圖。」
更多新聞推薦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