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早產兒感染RSV易重症、插管!單株抗體健保擴增給付未滿36週早產兒,醫學會呼籲:未滿一歲早產兒應儘速施打,預防感染及重症風險

媽媽寶寶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國內新生兒持續探底早產兒卻持續成長,根據國民健康署112年統計,台灣早產(<37週)發生率為10.88%,10年來,早產兒的比例成長1.8%,相當於每10名新生兒就至少一名早產兒,如何讓這些得來不易的小生命健康長大,可說是當務之急。

國內每10名新生兒就至少1名早產兒,每年約千名嬰幼兒因RSV住院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醫師表示,在台灣,每年約有1,000名嬰幼兒因感染RSV而住院。根據疾管署112年統計,2023年RSV確診人數較2022年增加近2倍(1.7倍),更是2021年的4倍(4.3倍)。早產兒一旦感染RSV,重症與住院的機率都比足月兒來得高。

此次健保署擴增給付RSV單株抗體至未滿36週的早產兒,接軌日韓RSV預防政策,讓每位早產兒都能在健保的保護傘下安心長大。

RSV恐對早產兒釀四高危機

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張弘洋醫師指出,RSV是導致早產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之一,具高度傳染性與潛在重症風險,臨床上最常見的風險包含:

1.高感染率:45%早產兒曾感染過RSV。

2.高重症風險:早產兒若在出生後3個月內感染RSV,住進加護病房的比率高達7成。

3.高插管風險:早產兒若不慎感染RSV將近5成需要插管輔助呼吸。

4.高誘發氣喘率:一歲前感染RSV的早產兒,未來五年內罹患氣喘的機率高出3倍,不僅影響當下健康,更可能種下呼吸道的長期病根。

張弘洋醫師分享臨床案例,34週早產兒蔡小妹,在一個月多大時仍住在產後護理之家時感染RSV,先是發燒、呼吸「咻咻」聲症狀,接著出現嘔吐、發紺(嘴唇發紫)、呼吸窘迫症狀,緊急送醫插管維持呼吸,住進加護病房一個禮拜,才逐漸好轉。

張弘洋醫師提醒,感染RSV潛伏期約4~5日,病程發展相當快速,除了上述症狀外,可能還有劇烈咳嗽、痰液增加等,易與感冒混淆,不可輕忽。針對早產兒與高風險族群幼童,建議施打RSV單株抗體,給予寶寶完整防護。

健保擴增給付至未滿36週早產兒,推估114年約8,600多名受惠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表示,台灣每年約有20萬人因感染住院,其中10歲以下就占了50%,約10萬人;而國內早產兒比例約為10%,每年約有1萬人,是感染後最容易出現重症的高風險族群。由於台灣一年的新生兒人數愈來愈少,需要愈來愈寶貝,因此,健保努力強化新生兒照護政策,包括提高新生兒科醫師產房待命的給付;首次將喝母乳早產兒必須的母乳添加劑於住院期間納入給付,「因為對早產兒來說,營養就像藥物,可強化免疫力」;今(2025)年6月進一步擴大RSV單株抗體給付,根據實證,能有效降低出生後第一年的感染風險。雖然每針單價約新台幣1萬元,最多給付6針,家長最多可省6萬元,健保藥費支出約4~5億元,但他強調,「健保花個幾億能保護更多孩子順利健康長大,是很值得的事」。此項給付條件預估114年共能照顧到約8,600多名未滿36週早產兒預防RSV感染風險。

根據統計,兒童患者因感染RSV住院的醫療費用可能高達20萬台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張瑞幸醫師從照護經驗提出,早產兒自出生到出院後,由於需要長時間密切觀察照顧監測,造成家屬面臨極大的身心壓力。此次健保擴大給付,不僅是降低早產兒因感染需再返院的風險,也減輕更多早產兒家庭醫療經濟負擔及心理壓力。

(RSV單株抗體的健保給付範圍,從未滿33週擴增給付至「未滿36週」,全面提升早產兒RSV防護覆蓋率。(由左至右)台灣早產兒基金會執行長張明真、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張弘洋、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張瑞幸、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彭純芝、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林明志。)

出生後3~6個月是RSV預防黃金期,一歲以內早產兒應儘速回院施打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林明志醫師指出,經臨床研究顯示,感染RSV住院案例多半發生在新生兒出生後3~6個月內,且33~35週早產兒出生後6個月內感染RSV住院時間可長達超過1週為高風險的早產兒施打3~6個月的預防性單株抗體,可以有效降低感染RSV的住院率、住院天數以及需要使用呼吸器的機會。林明志醫師強調,RSV並無專門的治療藥物,單株抗體是目前具多國實證的預防藥物,安全且針對高風險族群具有保護力,對胎齡32~35週早產兒,可降低80%的RSV相關住院風險。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彭純芝醫師呼籲,符合健保給付條件未滿36週(滿35週加6天)的早產兒寶寶,若仍在一歲以內,應儘速回院接種RSV單株抗體。透過RSV單株抗體的按月接種時程,同時追蹤寶寶生長狀況,守護早產兒健康長大。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三總婦幼天地】兒童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單株抗體有兩種,各有優勢,臨床醫師應依據個別嬰兒風險層級與政策資源配置,靈活搭配使用
新生兒科醫師產房待命!第一時間給予專業緊急照護,提供安全保障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與AI共處的未來

當全球AI浪潮襲來,你是否會擔心未來發展?黃仁勳曾直言:沒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快儲水!全台7縣市多區域明天起停水 「最長影響8天」範圍一次看

CTWANT
02

北台「9縣市」豪大雨特報 雨彈炸到明日清晨

民視新聞網
03

大罷免0:25遭完封 南鯤鯓代天府國運籤「任他改求終不過」早示警

鏡週刊
04

「穿泳褲進站」遭拒!男子錯過火車嗆聲 警告知恐罰款秒道歉

TVBS
05

怪颱竹節草復活!日本氣象廳再升級成輕颱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竹節草」復活!重新增強為颱風 未來動向一次看

台視

忠義路中段現為開發前文資調查非挖掘古物考古工作

勁報

竹節草颱風「死而復生」!熱帶性低壓再增強 日氣象廳:已重回颱風強度

CTWANT

怪颱竹節草復活!日本氣象廳再升級成輕颱

自由電子報

怪颱復活!「竹節草」整隊重生 北部慎防大雨

民視新聞網

快訊/竹節草颱風再度生成 日本氣象廳示警:西南風疊加恐釀豪雨

三立新聞網

東帝士金銀座「商場」成爛尾樓! 管委會收爛攤還被提告鬧場

EBC 東森新聞

台南市府「屋損慰助金」簡化流程!首波最快下週入帳

TVBS

快訊/「竹節草」捲土重來?日氣象廳:強度再達颱風等級

EBC 東森新聞

北台「9縣市」豪大雨特報 雨彈炸到明日清晨

民視新聞網

淹水!宜蘭頭城大雨「像用倒的」 北宜公路落石漏夜清除

自由電子報

週一全台有雨!中南部降雨更長更廣

自由電子報

大雨隧道漏水斷電! 南迴鐵路"瀧溪-大武"一度中斷 晚間搶修通車

民視新聞網

晚5年購屋 台南虧5.7坪最多

中華日報

施壓再+1! 東京國際合唱大賽 中國要求撤下我國國旗

民視新聞網

中南部5天豪雨警戒!西南風夾帶水氣 週二、三恐有豪雨災情

新頭殼

歡慶父親節 警宣導守護長者

中華日報

台文館與府城隍廟跨界合作

中華日報

【育兒新知】過度教養了嗎?爸媽退一步,才能看到孩子進步

信誼基金會

勞局職安輔導員職前訓練

中華日報

災損補助 安南公所單一窗口受理

中華日報

新加坡動物園雄馬來虎「Arhaa」報到 想跟「Shima」配對得先過檢疫期

藝點新聞

南大攜手五國小打造學習基地

中華日報

水道主題日 向爸爸表心意

中華日報

做工行善團為風災戶築希望

中華日報

失業者職訓為新住民開新課

中華日報

有線電視斷訊 南天提補償措施

中華日報

台中以北8縣市注意大雨 宜蘭嚴防豪雨

中央通訊社

龍鬚菜產季來了!農糧署揭挑選秘訣 「2步驟」炒出神級美味

TVBS

大罷免完封!白沙屯媽籤詩似早已預告 網重讀驚呼:神準

太報

德國世大運/「來都來了!認識一下」中國想搶賀電 體育署長奇招反制

鏡週刊

洗衣機用溫水浪費錢又不乾淨 專家揭1溫度達最佳消毒效果

CTWANT

台鐵「大武至瀧溪」恢復通車 大鳥隧道漏水搶修完成

台視

台灣體操新星 世大運1銀1銅 陳瑞安牌牌讚

中華日報

尪出差日本5天嘆「屁股破皮了」 過來人曝經歷:真的超痛!解方曝

CTWANT

單日2金2銀1銅 丁彥宸等拉尾盤 誰羽爭鋒

中華日報

4個讓媽媽「多喝一杯咖啡」的聰明DIY小點子,在家陪孩子一起Play

媽媽寶寶

3連戰 兄弟象橫掃統一獅

中華日報

高雄最終場 二姊:胖2.5公斤

中華日報

中市超人消防營 寓教於樂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