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回頭路 !林子倫:再生能源是台灣共識 三黨總統候選人曾提發電目標
〔記者李文馨/台北報導〕核三重啟公投第二場意見發表會今晚登場,由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對決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林子倫在第二輪發言表示,再生能源不僅是全球能源轉型的主流趨勢,也是台灣的共識,2024年3位總統候選人皆提出2030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例達約3成的目標,顯示再生能源已跨越黨派、成為台灣能源政策的共識。
林子倫認為,真正能幫助台灣化解地緣政治風險、強化能源安全的做法,應該是系統化地考量能源供應與需求,建立具韌性、適應力與民主治理特質的能源系統。因此再生能源不只是氣候政策,更是提升能源安全與韌性的核心戰略要素,而台灣發展再生能源,正是呼應這樣的國際主流趨勢。
林子倫援引國際能源總署(IEA)以及國際再生能源組織(IRENA)報告指出,再生能源將成為未來電力供應的主力,由目前的30%,2050年將大幅提升到將近90%,風電與太陽光電合計將提供全球超過一半的電力;而核能發電比例到2050年時,則將大致維持在10%左右,與2024年全球9%比例相當,這個趨勢反映出全球對於再生能源發展的廣泛共識。
林子倫表示,從技術、經濟、政策、地緣政治多個角度來看,再生能源的發展已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主流方向,它不僅是實現氣候目標的關鍵手段,也是提升能源安全與韌性的核心策略。在2050年的全球電力配比中,根據這些權威智庫的報告,再生能源不是補充選項,而是供應主體。
林子倫強調,再生能源不僅是全球能源轉型的主流趨勢,也是台灣的共識。在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中,三大主要政黨的候選人都共同提出2030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將達約3成的目標,這顯示出發展再生能源已跨越黨派,成為台灣能源政策的共識主軸,各政黨對再生能源未來角色的認同,已構成台灣能源轉型與淨零碳排的重要基礎。
對於外界憂心核電廠廚除役是否影響空氣品質,林子倫舉例,依據台中市環保局今年7月公布數字,台中市上半年PM2.5平均值為15微克/立方公尺,與2018年同期20.9微克/立方公尺相比,下降幅度改善近3成。在核一廠除役的2018年,台中市PM2.5的濃度也逐年下降,以上的數據顯示,台灣核電廠的如期除役並沒有造成空氣品質的惡化。
林子倫總結,能源政策是選擇題,不是是非題。聰明的選擇應該是投資未來,而不是走回頭路,再生能源才是提升能源安全與能源韌性的關鍵解方。過去我們的上一代沒有太多的能源選擇,而這個世代和年輕世代很幸運地已經有更永續,且更便宜的能源選項,所以要選擇舊的科技路徑,還是要選擇新的再生能源世代?他想答案十分清楚,「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
顯示全部
留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