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波罷免全軍覆沒》林右昌請辭下台 曹興誠變臉轉批民進黨「只想當側翼」
726全台罷免行動落幕,最終25案全數失敗,政治效應持續延燒。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今(28日)正式宣布請辭,為罷免失利負起政治責任。他表示,罷免結果不如預期,民進黨身為執政黨責無旁貸,自己身為秘書長,「任何做得不夠、不符合社會或支持者期待的地方,都由我承擔」,並透露已在昨日向總統賴清德當面請辭。
林右昌感性表示,在罷免運動中認識了許多無私、勇敢、愛台灣的志工朋友,深受感動。他強調,「現在我們最不需要的,是為結果找藉口,而是要為未來找出路」,呼籲持續守護台灣這個「小小多山、充滿艱難的國家」。
10度征戰花蓮無功而返,林右昌親征傅崐萁終告敗退
罷免戰中,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被綠營列為頭號目標,花蓮成為最關鍵戰場。林右昌作為民進黨秘書長,親赴花蓮十次,高調參與「護國大遶境」,與罷團緊密合作,並痛批傅崐萁「親中投共」。但最終傅憑藉深厚地方實力及藍營基本盤,成功動員6萬5300張不同意票,擊敗4萬8969張同意票,穩固立委席次。
外界甚至一度盛傳,要罷免掉傅崐萁,林右昌才能取的參選新北市長的入門票。然而,面對現實結果,林最終無奈請辭下台,成為罷免失利的首位政治犧牲者。
林右昌曾遭曹興誠拍桌,罷免理念不合早埋裂痕
罷免行動背後的合作陣線亦非鐵板一塊。據了解,林右昌曾於5月底與罷團領袖、反共護台聯盟創辦人曹興誠會面,但林當場表態「不支持大規模罷免」,認為罷免不應成為民主常態,立場激怒曹興誠。雙方會談僅維持半小時即告破局,曹更當場拍桌怒斥:「既然不支持,那我們不用談了!」
儘管其後曹興誠說雙方誤會已冰釋,林右昌也多次公開挺罷免,但雙方裂痕已難掩蓋,也為後續罷免失利埋下爭議伏筆。
曹興誠轉向批民進黨,反嗆「只想當側翼」惹議
罷免全敗後,曹興誠27日火力轉向民進黨,公開批評該黨「只想當側翼」,不願全力投入戰局。他直言,罷團「沒有輸」,只是民進黨「不敢面對藍綠對決」,更宣布放棄原訂8月23日的下一波罷免案,聲稱「那是民進黨的責任,不是我們能承擔的」。
然而回顧今年4月,曹興誠仍高調呼籲民進黨應主動擔任罷團側翼,「義不容辭」地推動對藍營立委的罷免。他當時強調國民黨已成為「中共積極側翼」,民進黨有責任協助罷免行動通過連署,當罷團「側翼」。如今立場大轉彎,反過來怪罪民進黨只想當「側翼」,引發外界質疑其甩鍋卸責、變臉過快。
政治內鬥升溫?民進黨檢討聲不斷,後續人事恐再變動
林右昌請辭為此次罷免失敗開出第一槍,但黨內對罷免策略、資源配置與溝通管道的檢討聲持續發酵。面對外界批評「黨政軍全面捲入卻全軍覆沒」,未來是否還會有更多高層人事異動備受關注。
儘管民進黨未能藉由罷免反攻立法院版圖,但此次政治動員與民間團體的摩擦、權責不清的合作方式,將是賴清德政府未來必須正視的治理考驗。大罷免雖已落幕,但民進黨與罷團的裂痕、黨內要求檢討、找戰犯的張力恐怕才剛開始浮上檯面。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