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高雄出現今年首起登革熱本土社區群聚 4例均第2型病毒

NOW健康

更新於 08月26日09:06 • 發布於 08月26日09:00 • 編輯部 整理報導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近期南部雨勢不斷,各地積水嚴重,上週新增4例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且感染登革病毒第2型,均居住於高雄市鼓山區,為今年首起本土社區群聚疫情。疾管署提醒,全球登革熱疫情嚴峻,鄰近東南亞國家疫情持續,國人前往流行地區應做好防蚊措施。

▲防堵登革熱,落實巡、倒、清、刷。(圖/疾管署提供)

這起群聚感染事件指標個案 確診為登革熱第2型

疾管署表示,這起群聚感染事件的指標個案為50多歲男性,8月23日出現頭痛、噁心、食慾不振,隔日到醫院就醫,經採檢為NS1陽性,經實驗室確認,確診登革熱第2型。

高雄市衛生局展開疫調,採檢發現,個案同住家人20多歲男性於8月22日也曾發燒、頭痛等疑似症狀,另50多歲女性家人則無症狀,但檢驗也呈陽性。此外,隔壁50多歲女性鄰居也確診。

4名個案仍住院治療中,病毒檢驗報告顯示,4人均感染第2型登革熱,由於居住地鄰近,且個案居住地點篩檢出陽性孳生源,而4名確診個案近期並無出國紀錄,研判為本土病例,且是社區群聚事件,截至昨天為止,已擴大採檢101人,另針對個案住家及工作地周圍進行孳生源查核等相關防治工作。

除此之外,上週新增6例境外移入,分別自越南及菲律賓(各2例)、緬甸及印尼(各1例)移入。

▲登革熱症狀要注意。(圖/疾管署提供)

全球登革熱疫情嚴重! 今年累計逾394萬例病例

疾管署統計,國內今年截至8月25日累計4例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均居住於高雄市,無重症及死亡病例;另累計146例境外移入病例,為近6年同期次高,多從東南亞國家移入,以印尼(49例)為多,其次為越南(30例)、菲律賓及泰國(各18例)。

全球登革熱疫情嚴重,今年迄今累計逾394萬例病例,造成2690例死亡,以美洲最為嚴峻,其中,巴西、哥倫比亞及墨西哥等國病例數為多;亞洲越南、泰國、孟加拉、菲律賓、寮國等國家持續嚴重。

疾管署提醒,民眾前往上述流行地區應落實防蚊措施,在從事戶外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的防蚊藥劑。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頭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

▲豪雨過後,防疫3步驟。(圖/疾管署提供)

暴雨成災除了登革熱 也引爆一波類鼻疽本土感染

除了登革熱,暴雨成災,也引爆一波類鼻疽本土感染,上週共新增9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1人死亡,居住於北部1例及南部8例,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多具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病等慢性病史,發病日介於6月下旬至8月中旬。

疾管署表示,死者為50多歲男性,原患有多重慢性病史,於8月20日因腹瀉就醫,因症狀惡化,23日至急診就醫,隔日不幸死於呼吸困難及呼吸衰竭。疫情調查發現,該個案多因發燒、頭痛、咳嗽、呼吸喘等症狀就醫。

上週另新增6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北部1例、中部1例及南部4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下旬至8月中旬,個案多因發燒、肌肉痛或腹瀉等症狀就醫。疫情發現,其中4名從事與山林或農地菜園等相關之工作,1名個案居住環境附近時有流浪動物出沒;另其中4名個案有汙水汙泥接觸史。5名個案治療後已出院,1名個案仍於加護病房治療中。

# 首圖來源/疾管署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膽固醇要達標 中風、心梗不再來
▸眼睛乾澀、疲勞別亂點眼藥水! 選購眼藥水5要點1次看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2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