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臨時取消第10次星艦試射!以排除地面系統問題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的巨型「星艦」(Starship)太空火箭,原定於美東時間24日下午發射,卻在最後一刻遭到取消,這將使這位億萬富豪企業家遠赴月球、進而征服火星的雄心計畫,再度陷入困境。
據《衛報》報導,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事後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解釋,暫停發射是為了「留出時間排除地面系統的問題。」目前官方尚未公布新的發射日期。
這次原本是星艦的第10次試射。自2023年4月以來的前9次無人測試任務中,失敗次數已超過成功次數。今年的3次測試飛行全都以爆炸告終,殘骸在1月與3月散落到從巴哈馬(Bahamas)到土克斯及開科斯群島(Turks and Caicos)的加勒比海島嶼,而5月的1次爆炸更讓殘骸掉落至印度洋。
24日晚間在德州「星港」(Starbase)的測試飛行,原本規劃了多項任務目標,其中包括首次成功部署「星鏈」(Starlink)通訊衛星的模擬裝置。該發射場地曾被稱為波卡奇卡發射場(Boca Chica launch site),是SpaceX龐大的太空設施。
馬斯克在這次任務前異常地保持低調。他僅在23日於旗下社群平台X上簡短表示:「準備發射星艦。」並附上火箭組裝移入發射位置的照片。至今,SpaceX仍未成功實現第二級宇宙飛船返回著陸的目標,而馬斯克希望最快能在明年取得人類載運飛行的認證。
在審視了過去幾次失敗後,SpaceX工程師對火箭進行了多項改進,其中包括6月在地面測試時因「災難性爆炸」而被摧毀的1枚星艦。公司目前正測試多種新型耐熱瓦片,以承受重返大氣層的壓力,並計畫首次嘗試讓第二級宇宙飛船成功返回著陸場。
整枚星艦的高度達123公尺,比美國太空總署(NASA)阿波羅時代在1972年最後1次送人類登月時使用的土星五號(Saturn V)火箭更大。
馬斯克的願景是1款完全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運載工具,能在2026年底開始執行無人火星往返任務,並最早在2029年送載人任務進行為期6個月的太空旅程。最終,這位SpaceX與特斯拉(Tesla)的創辦人計畫在未來2至30年內於火星上建造1座繁榮的人類城市。
專家指出,這是一個極度雄心勃勃的計畫。在真正踏上月球之前,馬斯克必須先證明SpaceX能安全地將星艦的各個組件發射並回收,即便只是短程大氣層內的跳躍測試。
至今僅有4次星艦發射被視為成功。不過公司已在「超級重型」(Super Heavy)第一級推進器的回收方面取得進展,透過一對被暱稱為「筷子」(chopsticks)的巨型機械臂來捕捉回收。
SpaceX表示,不會嘗試在這次任務中回收推進器,因為該部件將用於飛行實驗,以「收集未來飛行模式與非正常情況下的真實性能數據。」
在投資人眼中,這次任務同時也是對馬斯克專注於其核心事業「太空與電動車」的1次檢驗。自他在5月卸下備受爭議的政府職位「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Doge)首長後,馬斯克曾表示會重返企業經營。但隨後他推翻承諾,改口表示將創建一個新的政黨,雖然他似乎已放棄這個計畫。
道德監督組織曾質疑馬斯克在白宮的前一職務。他在任內以「效率」之名裁撤了數萬名政府員工,但同時保留並受益於數十億美元的聯邦合約。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本月表示,他計畫放寬相關法規,使馬斯克以及其他擁有太空夢想的億萬富豪,例如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能免於先前《國家環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NEPA)要求的審查程序,以更快取得發射許可。
然而,當局與環保人士已對SpaceX 6月在墨西哥邊境附近引發的爆炸事件表達擔憂,因為新規則允許馬斯克每年在德州進行25次星艦發射,而不再僅限於5次。環保團體擔心這會對當地敏感的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