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因素讓薪資超越通膨 上半年實質經常薪資年增創五年新高
主計總處今(8/11)日公布上半年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萬7608 元、年增2.99%,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1.04%,增幅創近5年最高;累計實質總薪資平均數也成長1.52%,創近4年新高。官員說明,由於基本工資調升、廠商加薪,以及物價漲幅趨緩,沒有以前那麼高,薪資超越通膨。
主計總處公布6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萬7798 元,月減0.01%、年增2.84%;加計獎金及加班費等,合計後總薪資平均數為5萬6511元,月減8.85%、年增1.88%。而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8218元,月減0.02%、年增2.45%。
若是1至6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新台幣4萬7608 元,較去年同期增2.99%,創下近25年同期新高;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數年成長1.04%,則創近5年新高;實質總薪資平均數也成長1.52%,同樣創近4年新高。
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說明,在基本工資調漲、廠商加薪之外,以及物價漲幅收斂,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薪資呈現正成長,薪資超過物價,不過,隨著經常性薪資平均數持續增加,低於平均數員工比率來到69.81%,出現持續擴大。
觀察上半年經常性薪資平均數低於整體平均數,包括住宿及餐飲業3萬5001元、其他服務業3萬6573元等;反觀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5萬8056元、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6萬9366元、金融及保險業7萬691元等,為薪資較高的行業。
另外,製造業動向有受僱人數與加班工時等兩大指標,6月製造業加班工時為17.5小時、年增1.1小時,連續13個月正成長;與AI相關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加班工時來到27.9小時、年增3.3小時,創下45年來次高。
譚文玲表示,6月總工時相較5月增加,主要受到拉貨效應影響,使得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出口依舊熱絡,並未呈現趨緩,然而,8月起對等關稅陸續出爐,相關反應要等到8月,將會密切關注變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