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換人工水晶體這樣選!看報、滑手機、夜間開車都沒問題
隨著年齡增長,白內障發生率也上升。當白內障到了需要手術的程度,究竟該選擇哪種人工水晶體,才能讓視力更清晰、更舒適?
白內障好發50歲以上
台北慈濟醫院一般眼科主任沈姵妤指出,白內障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發生的眼疾,通常在台灣50歲以上的民眾中較為常見,會使眼睛的晶狀體逐漸變濁而影響視力,嚴重時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看更多:白內障/不只老人會得!成因、種類有哪些?出現這些症狀小心是前兆
換人工水晶體怎麼選?
目前健保對白內障手術的給付規定是,當患者年齡達55歲以上,且經過矯正後,視力仍無法達到0.5,提供健保給付人工水晶體。
沈姵妤強調,白內障手術過程中,人工水晶體的選擇非常重要,因為不同人工水晶體對於視力的矯正效果有所不同,選擇時需要考慮個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需求。
目前市場上有多種人工水晶體。沈姵妤舉例,健保給付人工水晶體為球面、單焦點,適合以遠距離為主的使用者,由於會導致術後出現老花現象,因此對近距離的視力需求較高的人,可能需要額外佩戴眼鏡。
自費人工水晶體則通常為非球面設計,可以有效改善夜間視力,並且能夠在不同光線下保持清晰視力,特別適合需要夜間開車的人。
多焦點人工水晶體 依使用習慣選擇
除了基本的視距需求外,還有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選擇。沈姵妤說明,多焦點人工水晶體適用需要近距離觀看的工作者,如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手機的人;如果經常需要閱讀文書或使用螢幕,則可選擇以近距離或中遠距離為主的人工水晶體。
事實上,大多數人工水晶體已具備抗紫外線功能,可避免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如果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還可以選擇抗藍光效果的人工水晶體,讓眼睛多一層防護。
看更多:白內障/治療一定要手術嗎?手術方法有哪些?人工水晶體健保、自費這樣挑
術前應與醫師討論
沈姵妤提醒,手術前應與醫師充分討論,以確保選擇最適合的人工水晶體,才能達到最佳視力效果。
看更多:白內障/哪些人是危險族群?如何預防?用3C前必做6動作 護眼多吃6大營養素
◎ 攝影/江俐儀.徐啟智
◎ 諮詢專家/沈姵妤醫師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