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緣不思議!快樂志工退而不休
台中市太平區82歲的慈濟志工陳秀雄,擅長小提琴演奏,擁有65年琴藝的他,和太太曾經移居南非20多年,當時就加入慈濟志工行列,在異鄉關懷弱勢族群。返回台灣定居後,陳秀雄從11年前起,每周至少三天,在台中慈濟醫院擔任音樂志工,而太太也是在台中慈濟醫院靜思書軒,擔任志工。夫妻倆經常一起搭公車做志工,再一起搭公車回家,對於他們來說。志工生涯就是最好的退休生活。
慈濟志工 陳秀雄:「我在台中慈院(慈濟醫院),做了音樂志工是11年,大概(上午)9點出門搭公車。」
「準備出門了。」
夫唱婦隨,太太也在台中慈濟醫院當志工,於是夫妻倆一起出門。
慈濟志工 陳秀雄:「我每個禮拜3天(做志工),每次都坐差不多同一班公車。」
陳秀雄的太太 卓翠玉:「我們同樣是在(台中)慈院當志工,但是真的功能不同,我在(靜思)書軒(做志工),服務會眾的時候,我們也是讓會眾會感到有溫度的。」
醫院裡,有溫暖的人文關懷,還有悅耳的琴聲飄揚。
家長 蔡小姐:「很舒服,很放鬆,也會讓小孩比較分散注意力。」
慈濟志工 陳秀雄 與 民眾:「 你想聽什麼樣的歌,來一首「愛與關懷」。」
看診民眾 吳女士:「聽到拉得這麼好聽的曲子,真的很療癒。」
慈濟志工 陳秀雄:「這些音樂,對某些人,大概都有相當地舒壓(效果)。」
陳秀雄的太太 卓翠玉:「回來(家裡) 他也很認真地做功課,因為(表演)歌曲曲目很多,所以他回來就必須去做功課(練琴)。」
夫妻倆曾移居南非經商,在當地定居20多年。
陳秀雄的太太 卓翠玉:「我們在南非是一起加入慈濟的,大兒子這個是小兒子這個是我,大兒子是慈青總幹事,小兒子也參與我們(慈濟)辦的營隊。」
慈濟志工 陳秀雄:「在南非演奏會的時候,我對象都是老人,我感覺他們的反應,他們很需要(音樂薰陶),有時候(志工)面對會眾,他們坐輪椅,看起來歲數好像比我大,但是 問了一下,都少我10歲 20歲。」
82歲的陳秀雄、沒有遲暮人生的感覺,每天穿梭在音樂和愛心的喜悅當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