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竊密案東京威力認了:開除員工、機密未外洩!為何事情不單純,他質疑「年薪250萬菁英真為錢」?
數位內容部整理
圖片 shutterstock 提供
台積電(2330)2奈米製程驚爆內鬼案,傳出上千張製程技術照片外洩,全流向日本半導體國家隊Rapidius股東的東京威力科創(TEL)。 對於傳出員工涉案,東京威力科創發出聲明證實,本集團台灣子公司Tokyo Electron Taiwan Ltd.一名前員工,經確認涉及台灣司法機關於2025年8月5日公布之事件。 TEL強調,經內部調查截至目前為止,未發現相關機密資訊外洩,但財經專家阮慕驊認為,事情應該不單純。 據了解,涉案工程師是清大畢業,疑由離職的學長牽線仍在職的學弟,以手機翻拍方式竊取良率數據與製程機密。
東京威力科創發出聲明證實:已解雇員工、全面配合司法調查
台積電(2330)內部在8/5爆出疑似技術外洩事件,涉案員工是台積電寶山20廠,有多名員工竊取2奈米機密流向極為重要供應商東京威力科創,台積電當天即證實涉案人員已遭解職,全案並移送調查。
對於傳出員工涉案,東京威力科創發出聲明證實,本集團台灣子公司Tokyo Electron Taiwan Ltd.一名前員工,經確認涉及台灣司法機關於2025年8月5日公布之事件。
TEL聲明指出,公司把遵守法令及倫理基準視為最重要的經營方針,絕不容許任何違反上述準則之行為,對於涉案的台灣子公司前員工,公司已採取解僱處分,並全面配合台灣司法當局調查。
強調經內部調查截至目前為止,未發現相關機密資訊外洩
TEL強調,經內部調查截至目前為止,未發現相關機密資訊外洩,基於本案已經進入司法程序,現階段將無法提供更多資訊,感謝各界理解。
東京威力科創是台積電極為重要供應商,也是近年來台積電重點擴大採購供應商成員之一,在擔任與台積電研發人員對接的設備工程師發生涉及竊取2奈米先進製程資料,引發該外商總部高度重視,派遣高層及法務人員進駐台灣並與台積電法務對接。
竊密2奈米,台積電已3員工羈押禁見
當時台積電回應指出,目前已對涉案人員採取嚴格懲處措施,並已啟動法律程序,由於涉及台積電還未量產的2奈米最先進製程 ,恐已觸犯《國家安全法》。
台灣高等檢察署智慧財產分署調查,台積電前員工陳姓男子與在職員工吳姓男子(已被解職)等人,涉嫌非法取得營業秘密,7月間發動偵查行動,依違反國安法向法院聲押禁見陳男等3人獲准。
涉案工程師清大畢業,疑似離職學長牽線在職學弟偷拍機密
據了解,涉案工程師是清大畢業,疑由離職的學長牽線仍在職的學弟,以手機翻拍方式竊取良率數據與製程機密。
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主嫌陳男過去曾任台積電F12B YED部門,主責先進製程的缺陷改善與量測分析,服務年資8年,2022年底離職後,轉任東京威力擔任台積蝕刻設備相關行銷窗口,仍與台積內部保持技術互動。
陳男離職後與吳、戈2人頻繁聯繫,2名在職工程師皆是負責良率提升與製程優化,職責內容涵蓋2奈米製程開發的核心環節
據了解,吳姓工程師自2016年進入台積電,從蝕刻製程一路轉任良率工程師,累積近9年資歷;戈姓工程師則為清大化學系學士、交大材料所碩士,進入台積後快速升任首席工程師,公開自述曾將缺陷改善率提升至99.9%、良率提升10%。
阮慕驊:絕對不是個案!年薪至少250萬為何要外洩最機密文件
由於台積電此次外洩的資料疑似被傳送至TEL員工手中,而TEL前社長東哲郎,現為Rapidus會長,雙方關係引發聯想,雖然TEL強調經內部調查截至目前為止,未發現相關機密資訊外洩,但財經專家阮慕驊認為,一次竟然有9個工程師涉案,而且事涉最先進的2奈米,「這絕對不是個案,這已經是有組織,而且縝密的涉案」。
阮慕驊說,3個2奈米試產工程師,這是台積電菁英中的菁英,6個研發支援部門工程師,也是台積電最重要的人才。
「這類職務的人,年薪至少250萬以上,為什麼還會外洩最機密的文件。他們也絕對不會不清楚台積電的防火牆」。
他說,這是為了錢?「9個人如何串聯、如何分工,這太嚴重了,尤其是這個敏感時間發生」!
一次竟然有九個工程師涉案,而且事涉最先進的2奈米,這絕對不是個案。這已經是有組織,而且縝密的涉案。 3個2奈米試產工程師,這是台積電菁英中的菁英,6個研發支援部門工程師,也是台積電最重要的人才。 這類職務的人,年薪至少250萬以上,為什麼還會外洩最機密的文件。他們也絕對不會不清楚台積電的防火牆。 為了錢?9個人,如何串聯,如何分工,這太嚴重了。尤其這這個敏感時間發生!
由阮慕驊發佈於 2025年8月6日 星期三
陸行之:只偷不用算不算侵權?台積電應該索賠
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也在臉書提到,以前是台積電員工離職前偷技術再投靠到中芯國際,現在是偷技術先到日本設備廠,再到新晶圓廠,當初拿了中芯10%股份,期待台積電立馬告台積電的設備廠 Tokyo Electron 東京威力科創及北海道的Rapidus。
「至少也要Tokyo Electron 來賠個數百億美元的設備折抵,或拿個 Rapidus 10-20%的免費技術股份。但難度是如何判定Tokyo Electron/Rapidus是否侵權, 還是非法使用商業秘密,只偷不用算不算侵權」?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川普半導體關稅確定100%,台積電(2330) 為何免驚還可能受惠?陸行之拆解:這5家公司才要剉
電話講沒幾句就掛斷、開刀不來探望…從小盡心呵護,為何孩子長大後越來越冷漠?和成年子女相處最重要的事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