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祖先到底有多少時間待在樹上?草原黑猩猩給答案
人類祖先何時從樹上下來,開始以雙足行走,迄今仍是個謎。最新研究發現,坦尚尼亞Issa谷地的黑猩猩儘管生活於乾燥稀疏的稀樹草原環境,仍高度依賴樹上生活,提供人類演化過程的線索。
Issa谷地棲息地包含少量河岸森林與大片開闊林地,黑猩猩在乾季食物缺乏時,會前往林地覓食。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科學家Drummond-Clarke帶領團隊觀察Issa黑猩猩發現,即使在相對開闊的環境中,黑猩猩仍頻繁攀爬樹木覓食果實、葉片及花朵,尤其喜歡前往樹冠頂端較細枝條取得豐富食物,顯示樹上行動仍具極高適應價值。
研究指出,這些黑猩猩常以吊掛姿勢或直立站立於枝條上,這類行為通常與森林棲息相關,但Issa黑猩猩證明即使在開闊草原環境,此方式仍非常有效且安全。這或許解釋早期人科動物為何即使環境轉變為稀疏的稀樹草原,仍然保留了樹上生活的特徵,並逐漸演化出更有效的雙足步行能力。
樹上資源更多 不需受制於地面活動
Drummond-Clarke指出,人類祖先可能也曾以這種樹上直立姿勢覓食,慢慢發展為適應地面的雙足步行方式。這項研究顯示,人類雙足步行演化過程可能與樹上活動息息相關,而非完全受制於地面活動需求。
本研究刊登於《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作者建議未來進一步研究其他棲息於乾燥開放環境的黑猩猩族群,以驗證這個演化模式是否具有普遍性。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Rhianna C. Drummond-Clarke/Greater Mahale Ecosystem Research and Conservation (GMERC)(lCC BY 4.0)
圖片來源: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CC BY 4.0)
參考論文:
1、Foraging strategy and tree structure as drivers of arboreality and suspensory behaviour in savannah-dwelling chimpanzees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延伸閱讀:
1、人類為何沒有像猴子那樣的尾巴?《自然》期刊揭真相
顯示全部
留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