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收納櫃尺寸差這麼多!廚房櫃設計這樣規劃再也不NG
廚房收納櫃設計實用全攻略|新手也能輕鬆規劃順手收納廚房!
廚房是家裡的心臟,打造順手、整齊又美觀的收納櫃不但提升日常的舒適度,也能讓下廚生活變得省力又愉快。你不需要很懂裝潢也能規劃出屬於自己的完美廚房收納,只要掌握本文分享的分區方法、尺寸參考與家電整合技巧,搭配預算分配重點,新手也能順利上手!
一、廚房收納櫃設計重點全解析
1. 量身規劃:依空間坪數與使用習慣決定櫃種
空間大小影響櫃體分布:小坪數建議選用上櫃/拉籃/轉角櫃增加容納量,大廚房則能多設備料/料理/電器櫃。
使用習慣決定細節:經常下廚者建議預留更多備料及鍋具抽屜,習慣囤積食物則增加儲藏櫃設計。
2. 依照動線分區:料理區、備料區、儲物區全面覆蓋
推動「黃金三角」動線(冰箱-洗滌-烹調)最順手。廚房中下櫃設置拉籃區收納食材,上櫃則規劃餐具/調味料櫃,備料區可整合砧板、刀具等常用物品,儲物區集中瓶罐與食材乾貨收納。
3. 高度與深度標準數據一覽
上櫃:深度25~35公分、下緣距離地面140~150公分;下櫃:深度55~65公分(含台面)、高度85~90公分;轉角櫃依空間可選30~40公分深。拉籃高度多為15~30公分,實際依常用鍋具量身設計。
4. 開放式vs封閉式櫃體優缺點對比
下表比較了開放式與封閉式櫥櫃的各項優缺點與適合對象:
二、常見廚房收納櫃尺寸與擺放建議
1. 上櫃、下櫃尺寸懶人包
上櫃建議深度30公分、高度70~90公分;下櫃深度55~65公分,高度85~90公分。兩櫃間可留45~60公分,方便操作及擺放小家電。
2. 零食/雜物收納櫃|高度、深度與抽屜設計建議
設計淺抽屜(高度10~15公分)放餐具,深抽屜(20~30公分)收納零食、瓶裝乾貨。抽屜深度35~45公分最實用,易抽取整理。
3. 鍋碗櫥櫃、碗盤拉欄、拉籃合理配置
碗盤拉藍、鍋具櫃靠近烹調區,下櫃預留出拉籃收納大型鍋具、碗碟,上櫃則適合放輕巧玻璃杯、盤子。
4. 超窄空間利用小技巧:轉角櫃、地櫃、吊櫃活用法
L型廚房轉角櫃可選旋轉拉籃或直角拉拉櫃擴充容量;下櫃難用空間則用抽拉式收納車,吊櫃下方可裝掛鉤、架子收納常用鍋鏟或杯子。
三、各式家電收納(小家電/大型廚具/冰箱)
1. 家電櫃規劃重點&預留尺寸
先確定主要家電(冰箱、烤箱、電鍋等)尺寸並先行預留櫃位與電源,冰箱一般需預留左右側各2~5公分、後面3~7公分以利通風和維修。
2. 插座、電線、散熱空間不可忽視
廚房內建插座規劃要多於你估計,重點設備旁(如洗碗機、抽油煙機、微波爐)更要獨立迴路,櫃體背面與家電間必留5~10公分散熱空間。
3. 冰箱、烤箱、電鍋分類收納方案
冰箱設計成嵌入式一體櫃可美觀整齊,烤箱、電鍋選擇抽拉式或活動層板更方便取物與散熱。小家電適合放置備餐區附近的地櫃或上櫃架,方便快速取用。
四、下櫃、抽屜、收納系統選購實用對比
1. 傳統門片、抽屜式、拉籃式三大系統比較
下圖為三大櫥櫃系統對比一覽,輕鬆找到適合自己家的收納方式:
下方餅狀圖展示目前常見廚房收納櫃類型使用比例,幫助選擇最貼近生活方式的系統:
2. 功能型五金配件選擇指南
衣櫃、碗盤拉籃、緩衝阻尼鉸鏈、旋轉拉盤等五金配件可大幅提升收納效率,選知名品牌並注意承重與操作手感,預約現場試用更安心。
3. 案例分享與預算規劃建議
初次裝潢建議優先規劃好動線與收納分區,預算有限時可利用可移動層櫃或DIY延伸小空間,舊家具活用或二手家具選購都是好方法。小型廚房選擇系統櫃較省時省力,大型空間可委託木作量身定做。
總結:掌握上述規劃重點、新手也能打造出好用廚房!無論是小空間極大化、家電收納整合還是預算分配,只要以自己的生活動線及日常需求為出發點,一點點規劃‧一點用心,想要的美型與高機能廚房櫃體就能輕鬆上手,收納、下廚都變得超順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