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聰明人都在用!自費「防坑」4寶,讓你告別醫療冤大頭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6月09日08:27 • 發布於 06月09日08:27 • 出處/康健雜誌 文/ 邱宜君 圖/ Pexels
聰明人都在用!自費「防坑」4寶,讓你告別醫療冤大頭

暢銷書作家大衛·巴赫提出「拿鐵因子」的概念,描述因為習以為常的輕忽,而不知不覺失去大量金錢。要改變這種狀態,第一步應先好好檢視各項支出。其實醫療支出也是一樣的道理,掌握4樣法寶,才能確保自己不是冤大頭。

貨比三家、有問題先問清楚、索取發票明細、核對刷卡匯款紀錄等,都是精明消費者必備的好習慣。但當場景換到醫療院所,面對陌生的專業術語、結構複雜且價格高昂的醫療費用,很多人就算感覺不安,想要自保也不知道該怎麼做。

別擔心,只要善用「收費標準、同意書、收據、健康存摺」4樣法寶,不僅能避免自己成為冤大頭,還能為守護珍貴的健保資源盡一份力。

1.比價網和收費標準:同意前先比價

醫療費用可粗分為健保和自費2大類,健保給付的根據是支付標準,自費就比較複雜;醫療器材可查健保署建置的「醫材比價網」,其他部分則可查各縣市衛生局網站公布的「醫療機構收費標準」。

其中「醫材比價網」可以查3大類醫療器材,包括自付差額醫材、全自費醫材、可重新消毒再使用的高價醫材。上網後選擇類別,或直接輸入名稱、許可證號,即可看到全台各級醫院診所定價,查詢結果亦可依據金額高低排序。此外,點選右下方「進階查詢」 能選擇縣市別、院所類型,直接找到住家附近醫院或診所的定價行情。

醫材之外的自費項目需先經過衛生局核定,納入「醫療機構收費標準」才能收費。台北市衛生局醫事管理科科長陳怡龍表示,醫療機構每新增一個自費項目,都要申請並審核通過,才能收費,若想查找收費標準,可詢問醫療機構或衛生局。

但比價網和各縣市收費標準都不好查,真正會去查的人不多。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醫改會2020年調查發現,60%民眾不知道有收費標準可查。不過,這些平台提供的資訊非常重要,不只有客觀依據評估醫療院所收費是否合理,也能提出具體有力的申訴,可善加用。

2.自費說明及同意書:提前2天仔細考慮

如果手術或醫療處置會用到差額或全自費醫材,最晚2天前,一定要拿到自費說明及同意書。除非是不可預期或緊急的情況,否則不可等到手術、檢查或處置的過程中,才問病人或家屬要不要自費。

根據健保署規定,說明書要寫清楚自費品項的特性、使用原因、注意事項、副作用、費用,以及與健保給付品項的效果有何差別。若充分理解後決定用自費,同意書要有品項名稱、品項代碼、單價、數量、自費金額等,而且要簽2份,1份歸進病歷,另一份則應給病人或家屬留存。

詳細的書面資料,除了有助謹慎考量自費品項的效果和副作用,也可以到比價網或醫療機構收費標準,確認是否經過核定、收費金額有無超過上限。

3.收據:每次就醫都索取並仔細看

根據財政部規定,醫療機構提供醫療勞務、藥品、病房住宿及膳食,都免徵營業稅,所以不用開發票,但收了錢一定要開收據,收據格式還要符合衛福部公告的參考格式。因為收據不只是申請保險理賠、稅額扣除的要件,也是處理醫療爭議的關鍵,林雅惠表示,很多醫療爭議都與收費有關,最基本的第一步就是拿到收據,以了解所接受醫療服務、健保支付和自行負擔額度。

醫改會建議,下列8項要注意:

1. 健保就醫序號

2. 健保與自費分開列

3. 健保申報項目及點數

4. 自費項目和金額,包括行政費(掛號費)、部分負擔、病房差額、自費藥品等

5. 超過千元的自費項目需寫明名稱及單價

6. 病房費差額、病房膳食費、單人房或健保房天數均分開列

7. 收款章及日期

8. 醫療機構名稱、代碼、地址電話

4.確認有無浮報

全台灣已有超過1,000萬人開通健保署打造的「健康存摺」,因為它的功能既多元也實用,其中一個必學功能就是查閱就醫紀錄,登入健康存摺後點進「就醫總覽」,可以看到近3年就醫次數、健保門診和住院給付額度;而在「年度就醫紀錄」中,何時就醫和醫療院所申報項目,也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有了這些資訊即可和收據進行比對,有人發現自費買的藥,原來健保已經給付;只是做檢查、沒拿藥,健保卻申報藥費;明明只有單側膝蓋不適,竟然雙側都被申報治療;自費做高層次超音波,卻被申報疾病治療費用;拿了1瓶藥,申報為5瓶,或是矯正牙齒的定期回診,卻申報為補牙,也有人全家去打公費疫苗,卻被申報好幾筆藥費。

健保署曾在2020年統計,因為查閱健康存摺,而檢舉詐領健保的案件,成長了2.5倍。署長石崇良表示,如果發現醫療院所浮報,可以向健保署分區業務組檢舉。健保特約管理辦法有「違規記點」的規定,累計達到一定點數,醫療院所即會面臨停約處分,停約期間不能申報健保給付,只能看全自費的病人,勢必將重創醫療院所,極具警惕效果。

建議民眾可透過手機下載「健保快易通」App,按照指示開通健康存摺。開通後,無論是用App或是從網站My Health Bank,都可以登入查詢。健康存摺還有眷屬功能,經過本人授權同意,即可切換成家人的帳號,檢視對方就醫紀錄,進行健康把關。

延伸閱讀:

2025新冠快篩:哪裡買?過期還能用嗎?三合一快篩是什麼?常見問題一次看

斷掌人生1》逢9必有劫難,首次購屋買到凶宅!捕魚人的孩子如何成為診所集團創辦人?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很多人會吃!醫曝台人早餐「4地雷組合」恐釀三高

三立新聞網
02

吃冰跟經痛有關?蘇怡寧打臉「都是習俗認知」:自己不吃別禁止別人

CTWANT
03

她超愛喝冰飲「26歲就長滿子宮息肉」!醫曝狂喝飲料3大風險:容易造成氣滯血瘀

姊妹淘
04

史丹佛研究發現 人體從這年紀開始呈現「斷崖式衰老」

NOW健康
05

百萬YTR猝逝! 非心肌梗塞「健檢正常卻忽略血壓」

中天電視台
06

蔡依林9點半就寢、郭富城晚睡早起 醫師給出真正評論…

信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