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等關稅衝擊擴大 恐波及逾30萬勞工
美國對等關稅嚴重衝擊台灣傳統製造業,勞動部政務次長黃玲娜12日在台南指出,目前估計受影響的勞工約3、4萬人。不過,產業界認為「太低估」;台灣勞工因應關稅衝擊聯盟總顧問毛振飛直言,一旦開放美國汽車零關稅進口,受影響的汽車及汽車零件業勞工,至少30萬人以上。
台南市產業總工會副理事長方子明表示,美國對等關稅公布後全台紡織業受創嚴重,他服務的公司近2個月已要求員工每月排休10天,還準備收掉1條生產線,有百餘名55至65歲的勞工,可能「被迫」選擇離職或退休,全台受影響勞工人數不可能只有區區4萬多人。
台中市一名不願具名的業者透露,工具機產業自去年起已出現「做三休四」甚至放無薪假的情況,不景氣、戰爭與疫後重建停滯已讓產業舉步維艱,匯率劣勢又讓出口競爭力落後於日、韓及東南亞,如今再加上「20%+N」關稅,形同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他憂心,不只工具機與手工具業,勞工人數最多的傳產都將受波及。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則表示,產業近年受多重不利因素打擊,匯率劣勢才是根本問題,如今「20%+N」關稅更讓出口劣勢雪上加霜。雖然對美出口的工具機業者占比約兩成,但衝擊程度還得看競爭對手來自日、韓還是大陸,短期內難以精算,但影響不可小覷。
台中太平手工具業者說,台灣工具機關稅24.5%,較日、韓多了近10%,加上台幣近幾個月已升值超過10%,在關稅、匯率雙重夾殺,工具機業者經營非常辛苦,除盼政府與美談判能爭取更低關稅稅率,也應出手讓台幣貶值,幫助出口產業。
業者進一步表示,台灣希望爭取關稅進一步減讓,在與美國談判關稅的過程中,必須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將高階技術人才以及資金匯出,恐將造成產業空洞及國力降低,建議政府必須衡量得失,並與產業界及國人協商討論找出平衡點,避免得不償失。
「這是溫水煮青蛙」,資深勞工運動代表人物毛振飛強調,一旦政府開放美國汽車進口零關稅,不僅汽車製造業會受重創關閉生產線,汽車零件業也會連帶遭殃,影響所及至少30萬人以上。
不過,勞動部長洪申翰昨日發文指出,隨著貿易談判將原本四月「原稅率+32%」的對等關稅,下修到八月的「原稅率+20%」,受影響勞工的人數,已從4月時評估的潛在12萬人,降為目前評估的潛在4.2萬人,受影響勞工雖然下降不少,勞動部還是不會因此樂觀或放鬆,還是會審慎地應對所有可能的衝擊。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