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倫戀、公務車到特支費...護師工會點名小港醫院:高層濫權仍未停職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近來陷入連串爭議,從2月紐西蘭國際交流行程的懲處事件,到5月高層動用手術資源進行醫美,再到公務車與特支費的使用,引發外界質疑院內是否存在「特權文化」。
風波延燒至今,基層員工承受壓力,高層卻未見即時處理,醫療專業與制度信任面臨嚴峻考驗。
台灣護師工會10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護師工會顧問陳玉鳳公開事件經過,並呼籲市政府及衛生局介入調查。
紐西蘭行程爭議:基層「不聽話」就受懲?
陳玉鳳先指出,今年2月,小港醫院代表團赴紐西蘭參訪,原為例行國際交流,院方行程經事前規劃與審核,但據悉副院長臨時要求更動3日行程。返台後,負責安排行程的承辦人巫小姐卻因「不聽從主管指揮」被送進人事評議會,最後遭記二小過。
院內人士質疑,行程既已獲得核准,承辦人究竟違反何種規範?陳玉鳳進一步指出,人事評議會中,前段時間被爆出和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有婚外情的小港醫院副院長馮明珠本人也在場,卻未依行政程序法迴避。
陳玉鳳指出,馮明珠在擔任副院長期間,曾因不滿承辦人巫小姐的工作表現,將其神隱3天,甚至在其人評會中未依行政程序法迴避,造成巫小姐及其他員工無法據實反映。事件曝光後,基層護理及醫事人員仍因擔憂報復而不敢發聲,僅以匿名方式在網路討論,基層因此陷入寒蟬效應。
醫美手術動用資源,病人急救可能被犧牲…
此外,馮明珠與董事長陳建志被指控濫用醫院資源。
陳玉鳳指出,5月18日(週日)據悉當天小港醫院僅開放的2間急救開刀房,卻被安排為高層進行醫美手術。醫護人員憂心,若當日急診湧入重症患者,可能因資源排擠而延誤救治。
更具爭議的是,隔日院長簽發「全額優待」單,免除手術費用。陳玉鳳指出,「雖然院方有員工優惠制度,但是否符合比例原則?據傳類似優待不只一次。」她表示此事甚至涉及高層親友,引發院內士氣動盪。
按照高醫體系自己訂定的規範,凡是自費醫療項目,都必須「依規收費」,任何人都不例外。陳玉鳳指出,醫院雖是法人機構,但屬於公立體系,財務須上繳、涉及公帑,醫療收入與支出都應依法辦理,院方卻以「院長的權力」為由簽署零元優待單。更令人質疑的是,衛生局6月底已前往查核,7月間卻仍發生繳費異常的情況。
「一般民眾能享有這樣的待遇嗎?不可能。」陳玉鳳嚴正指出,院長與副院長同樣屬於廣義的公務人員,卻疑似利用職權規避收費,形同違法。尤其這次的醫美手術金額高達數十萬元,不僅違背規範,也可能因開刀房被佔用而危及病人安全。
對此小港醫院回應僅表示,「有關醫美手術事宜,本院在麻醉照會、病人同意書及藥物使用等環節符合規範,並無私自使用麻醉藥物情形。惟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查核後,確認部分行政流程仍有待改善之處,本院已誠懇接受裁處,並立即啟動內部檢討及改善措施,避免類似情況再發生。」
不過護師工會認為,小港醫院並未回應及承認是否占用急救開刀房的事宜;且針對護師工會提出證據告知院長沒有權限給醫療自費零元的特權,小港醫院也未回應。
公務車與特支費:資源分配黑箱?
除醫療爭議外,公務資源的使用也成為焦點。陳玉鳳指出,院內規範院長公務車專屬使用,但傳出副院長經常搭乘上下班,引起員工非議。外界要求院方應公開派車紀錄,以釐清使用合理性。
此外,院長每月領有特支費,原本作為院務支出或必要交際使用,但院內人士透露,部分經費疑似流向單一副院長,其他高層並未享有相同待遇,使用是否符合規範,仍待釐清。
對此小港醫院回應表示,「馮副院長搭乘公務車,係依院長指派執行公務之需,屬於職務範疇;特支費則屬院長專屬職權範疇,若院長因公務繁忙則委由副院長代表出席活動或處理院務,相關支出依院長指示辦理。」
護師工會「3訴求」籲高雄市政府及衛生局介入
目前教育部已介入調查,醫策會與相關醫療評鑑單位也做出人事處理。不過陳玉鳳強調,馮明珠與陳建志仍在職位上,缺乏即時處理與限制職務措施,使基層員工無法勇敢揭露不法行為。她呼籲高雄市政府及衛生局介入,要求:
1. 限制高層職務,避免對調查施加影響。
2. 保障基層員工權益,提供法律支援與律師協助。
3. 確保公共資源合理使用,防止權力濫用。
陳玉鳳指出,事件不只是私人感情問題,而是直接影響公務行為與醫院運作,類比國際企業對辦公室戀情及職權濫用的處理案例,呼籲制度面改革。她並表示,將會把相關證據提交地檢署,追究責任。
陳玉鳳最後呼籲,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及主管機關應正視職場不正義問題,建立友善、公開、公平的工作環境,讓護理人員與醫事行政人員不再受權力壓迫。「醫護人員最需要的是一個公平、安全的工作環境,社會大眾也期待醫院回歸專業與公益,而非特權與人情。」如何在制度上補破網,將是小港醫院與主管機關無法迴避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