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修《烏克蘭概括》 疑拿掉這些內容引議
[NOWnews今日新聞] 俄烏戰爭已經打了超過3年,俄羅斯已控制烏克蘭克里米亞、盧甘斯克99%以上土地,還有頓涅茨克、扎波羅熱、赫爾松超過7成地區,外加哈爾科夫、蘇梅及聶伯彼得羅夫斯克部分區域。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出面調停斡旋,但在烏克蘭及歐洲仍有許多顧慮、蒲亭也不打算撤出俄佔區的情況下,停戰似乎仍遙遙無期。港媒《星島日報》報導,近期有眼尖的中國民眾發現,中國外交部網站發布的《烏克蘭國家概況》,疑似刪掉原本的行政區劃、政治、外交等內容,讓人不禁懷疑,中國是否改變過往在國際法上,絕對支持烏克蘭維護領土完整的立場。
據報導,有中國民眾在微博上,貼出去年跟今年《烏克蘭國家概況》介紹,後者更新時間顯示為2025年7月,發現對比2024年3月的版本,更新版刪除了行政區劃、政治、外交等內容;原版介紹行政區劃時,打的是:「全國分為24個州,1個自治共和國(克里米亞共和國),2個直轄市(首都基輔和塞瓦斯托波爾市)」。
不只如此,舊版在「政治」和「外交」區塊介紹烏克蘭近年變遷時,提到2013年年底反對派發起「顏色革命」,亞努科維奇被解除總統職務,烏克蘭危機爆發,2022年2月俄羅斯宣布對烏東地區實施特別軍事行動,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及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及烏克蘭視美國、西方為外交優先方向,推進加入歐盟及北約的進程,譴責俄侵略行徑,拒不承認克里米亞併入俄,積極爭取國際社會同情和支持,2022年6月底獲得歐盟候選國地位,9月遞交加入北約申請,12月歐盟宣布啟動烏克蘭入盟談判……等等,在新版裡也都消失。
報導提到,俄烏戰事爆發之後,中國的立場其實一直是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希望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問題,不過這場仗打到現在,要俄羅斯完全吐出已控制的土地幾乎不可能,並引述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江雨的看法,認為這是個「意味深長」的變化,表明中國改變了從國際法上、絕對支持烏克蘭維護領土完整的立場,中國以前雖然從國際關係和歷史演變的角度理解俄羅斯,但在國際法上,對烏克蘭的支持並不含糊。
除此以外,也有中國民眾在留言區表示:「說人話,就是對侵略開始模稜兩可,不再堅持道義立場。」不過,也有人認為無須過度解讀,因為就算是聯合國,也缺乏認定一個國家邊界的實權,這種事往往需要涉事國不斷透過國際法、國際條約協商,直言:「戰前的邊界是兩國之間的君子協定,如果不友善就不作數了,這次可以憑著戰爭的契機,重新劃定邊界。」
聯合國官網的成員國名單顯示,烏克蘭是1945年10月24日加入聯合國,當時是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Ukrain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的國名加入;1991年8月24日,更名為「烏克蘭」(Ukraine),可見聯合國承認烏克蘭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烏克蘭在1991年脫離蘇聯後,維持原「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邊界,之後10多年間,陸續和俄羅斯、白俄簽訂《別洛韋日協議》(又稱《建立獨立國家聯合國協議》,確定前蘇聯解體、獨立國協成立);跟俄羅斯、英國、美國簽訂《布達佩斯備忘錄》,還有在2003年俄烏雙方亦曾簽訂邊界劃分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