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血糖控制得好,卻忽略腎臟?你可能也在風險中!

每日健康

發布於 09月19日09:20

潮健康/林昱彣

血糖控制未達標,是許多糖尿病病友共同面臨的挑戰。然而,即使血糖機上的數值低於7,也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近期立法院三讀通過罐裝無糖飲料免徵貨物稅,引發社會熱議:「零糖」是否等同於健康?事實上,無糖飲品雖有助於減少游離糖攝取,但若忽略整體飲食控制與生活管理,腎臟仍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受損。

國軍臺中總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張立建醫師指出,糖尿病的照護是一場全面性的戰役。若僅將焦點放在糖化血色素(HbA1c)數值,而忽略其他風險因子,潛在的健康威脅仍然存在。

血糖穩了不代表腎臟安全:糖友不可忽視的腎臟風險

血糖穩了不代表腎臟安全:糖友不可忽視的腎臟風險

不少糖友自認血糖控制良好,卻忽略了其他同樣可能重創腎臟的「隱形殺手」。張立建醫師指出,糖化血色素僅能反映過去三個月的「平均」血糖,卻無法呈現每日血糖波動的劇烈程度。例如,若僅測量飯前血糖而忽略飯後血糖的飆升,血糖數值可能如同雲霄飛車般劇烈起伏,對腎臟血管造成極大衝擊與傷害。

除了控管血糖、血壓、血脂等「三高」指標,蛋白尿的監測與控制同樣不可忽視,甚至更為關鍵。張醫師提醒,若糖友同時罹患高血壓、高血脂,卻未妥善治療,或平時有抽菸、肥胖等不良生活習慣,都可能加速腎臟功能惡化。此外,頻繁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或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與「顧腎偏方」,也可能成為壓垮腎臟的最後一根稻草。

腎臟如「血汗工廠」過勞加班! 醫示警:出現5症狀恐已腎病晚期

腎臟如「血汗工廠」過勞加班! 醫示警:出現5症狀恐已腎病晚期

腎絲球過濾率(eGFR)是評估腎功能的核心指標。若將腎臟比喻為一座24小時不打烊的工廠,當血糖過高時,工廠為了回收多餘的糖分,只能不斷「加班」,導致腎絲球過度過濾。國軍臺中總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張立建醫師指出,雖然此時腎絲球過濾率可能短暫上升,但長期過度運作,反而加速腎絲球這張「過濾網」的磨損。

當過濾網出現「破洞」,原本應留在體內的蛋白質便會從尿液中流失,形成「蛋白尿」。這不僅是腎臟過勞的警訊,更是腎功能開始受損的明確徵兆。

「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其實很辛苦,因為腎臟和肝臟一樣,是沉默的器官。」張醫師提醒,等到水腫、倦怠等症狀出現時,腎功能往往已損失過半,甚至進展至末期。因此,及早發現異常至關重要。

他建議民眾牢記腎臟健康「五字訣」-泡、水、高、貧、倦:

泡:尿液中出現持久不散的泡泡,若沖水後五分鐘仍大量存在,應高度懷疑蛋白尿。

水:下肢水腫,按壓後皮膚凹陷不易回彈。

高:血壓異常升高。

貧:臉色蒼白、出現貧血。

倦:持續疲倦、精神不濟。雖然高血糖也可能導致倦怠,但若感到異常疲憊,仍應就醫檢查。

由於慢性腎病具有「沉默殺手」的特性,張醫師建議糖友至少每年檢查一次尿液的微量白蛋白1;若已出現上述五大症狀,則應立即前往腎臟內科門診檢查,並依照醫囑積極治療。

長期吃西藥會傷腎? 排糖藥不只降血糖,更是腎臟的守護者

長期吃西藥會傷腎? 排糖藥不只降血糖,更是腎臟的守護者

許多糖尿病患者擔心「吃西藥會傷腎」,但張立建醫師指出,正確用藥其實是保護腎臟的關鍵。真正傷腎的,是失控的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以及來路不明的偏方或藥物。

近年糖尿病治療已從單純控糖,進化為「兼顧器官保護」。其中,SGLT2抑制劑(又稱排糖藥)是一項重要突破,不僅能有效降血糖,還能減少蛋白尿、延緩腎功能惡化,甚至延後洗腎時間。張醫師說:「這類藥物就像讓腎臟從『瘋狂加班』回到正常工時,好好休息。」SGLT2抑制劑透過抑制腎臟回收過多的糖分與鈉,讓它們直接從尿液排出,減輕腎絲球壓力,達到保護腎臟的效果。有研究發現,其中一種SGLT2抑制劑,若能及早使用,有望延後近26.6年進入洗腎階段2。

糖友如何主動護腎? 「6大策略」與定期檢查不可少

糖友如何主動護腎? 「6大策略」與定期檢查不可少

除了盡早與主治醫師討論用藥之外,張立建醫師強調,及早採取全面的護腎策略,也能幫助延緩甚至逆轉糖尿病腎病變,尤其以下六大護腎策略務必要落實:

1.飲食體重管理:減少加工食品與高鹽飲食,並維持理想體重。

2.定期採取檢查:除了腎絲球過濾率(eGFR),每年至少要檢查一次「尿中白蛋白與肌酸酐比值」(UACR),才能幫助及早發現微量蛋白尿。

3.同步控制三高:糖化血色素應小於7之外,血壓應盡量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則要控制在70 mg/dL以下3。

4.啟用護腎藥物:當出現蛋白尿或腎功能惡化跡象時,應與醫師討論及早使用SGLT2抑制劑等具腎臟保護實證的藥物。

5.避免腎毒藥物:避免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等藥物。

6.減少感染風險:提醒病友定期接種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或新冠疫苗等。

總結來說,糖尿病腎病變的照護觀念,已從過去只強調「控糖」,轉變為更積極的「器官保護」。張立建醫師提醒,糖友除了穩定血糖,更要留意像「泡泡尿」這類早期腎損警訊,並透過定期檢查蛋白尿,掌握腎臟的真實狀況。在治療上,也應打破「吃藥會傷腎」的迷思。其實,正確用藥不但不傷腎,還能保護腎臟。像SGLT2抑制劑這類藥物,已被證實能延緩腎功能惡化,幫助糖友延長腎臟健康的黃金時間,提升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

1. KDIGO 2024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primer on what pharmacists need to know

2.Fernández-Fernandez B, Sarafidis P, Soler MJ, Ortiz A. EMPA-KIDNEY: expanding the range of kidney protection by SGLT2 inhibitors.

3.2024 ADA治療指引

延伸閱讀:

三高、腎臟病不能亂進補!醫揭「溫補」過量危險性:出現3症狀快就醫尿液的微量白蛋白

腎臟病友慎防感染1病毒! 醫:擦藥也沒用,痛感如「電擊火燒」恐持續好幾年

延伸閱讀
擠痘痘小心「死亡三角區」!她4小時臉腫到送醫 醫:快死了
拔牙、洗牙也會用到「牛奶針」? 「舒眠麻醉」需精準控制,麻醉醫師角色不可或缺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