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研發「機器人媽媽」! 定價低於10萬人民幣 網驚:催生道德風險?
隨著人工智慧問世,已有不少機器人可發揮所長,幫助人類執行各種任務。對此,中國傳出正在研發「全球首個孕育機器人」,試圖解決現代年輕人不願生孩子的問題,並預計一年內推出,定價不超過1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41.6萬)。
綜合陸媒報導,中國一家機器人公司創始人張其峰正率領團隊研發「全球首個孕育機器人和傳統試管」。這套系統模擬子宮環境,還裝進仿人類的機器人體內,讓「機器人媽媽」從懷孕到分娩,全流程復刻人類體驗。
據悉,這技術是運用「人工子宮」的醫療科技整合,將其與機器人的肚子結合。原理是讓機器人模擬人類孕育生命的過程,並非讓機器人擁有自然繁殖功能,而機器人配置高階生理模擬系統,除了模擬人類懷孕時的腹部隆起、胎動等物理變化外,還有溫控、營養輸送以及代謝廢物處理系統可替代人體子宮功能。
張其峰也表示,初衷是為了滿足不想結婚,又想要孩子的群體需求,預計一年內完成並推出「機器人媽媽」,售價將不超過1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41.6萬)。
消息一出後,中國網友也紛紛表示,「哇哇哇,趕緊趕緊,這個東西好,我想要二胎,就是不想自己生。太傷身體了,10萬我能接受」、「太好了,以後可以批量讓機器人生子,解放女性子宮。」、「其實我是支持的,生孩子太傷女孩子身體了」、「如果合法,我真的願意花錢,我也願意養小孩,甚至願意三胎。我就是怕生小孩的時候太痛了,真的,希望趕緊量產,這才是真正的解放女性! 」
但也有人擔憂,「確實是技術進步,但也會催生很多道德風險吧。倫理上的,還會不會形成一些黑色產業鏈」、「此計畫若以機器人媽媽噱頭融資,恐重演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的倫理災難。技術革新需敬畏生命,而非將人性異化為商業賣點。」、「孕育機器人若成功落地,將是生殖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尤其為特定族群提供生育新路徑。然而,其顛覆性也帶來前所未有的倫理、法律及社會挑戰」、「這…不會跟倫理道德價值衝突嗎」。
【延伸閱讀】
◆ 美眾院示警 中國宇樹機器人與解放軍關係密切
◆ 中國AI機器人足球賽 倒地「擔架抬出場」!中網笑翻:像爺爺在踢球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