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公投是假議題? 郭智輝:符合2必須、3原則才可能重啟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登場,外界質疑即使公投通過,政府也未必真正重啟。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今日強調,重啟核電必須符合「2個必須、3個原則」,而安全問題不能交由公投決定。經濟部作為執行單位會依法行政,若未來政策確定重啟,台電將著手進行核三廠延役相關體檢。
郭智輝今天出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針對「協助中小企業災後復原情況」進行專案報告。不過,立委與外界關注焦點也聚焦在即將進入倒數的核三重啟公投。
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質詢時提到,外界憂心經濟部可能重演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情形,即使公投通過也不會真正啟動核電重啟或延役。他並引述核三廠管理階層說法,指出台電先前曾評估過,認為核三若延役20年,安全上沒有問題。
民眾黨立委張啓楷表示,核三廠能獲得當地居民支持,主因在於台電員工40年來始終落實安全管理,讓核三在國際核能安全運轉時數評比中屢獲佳績。相比火力發電,核三對周邊空氣與生態的影響更小,且屬於國際倡議的無碳電力,這些才是真正獲得居民支持的關鍵理由。
張啓楷批評,經濟部長郭智輝以「敦親睦鄰費」來解讀居民支持核三延役,等同把地方民意簡化為「愛拿補助金」,此說法不僅嚴重扭曲事實,也否定了台電員工多年來的努力,完全忽視專業。他強調,不論郭智輝是否下台,都應立即道歉。張啓楷進一步指出,國際經驗早已證實,美國有 89 座反應爐延役超過40年,日本也積極重啟核電,視其為減碳與供電主力,唯獨台灣政府陷於意識形態,把核三公投當作政治角力的祭品,無視居民與專業的共同聲音。
郭智輝回應,關於核電使用,總統賴清德已明確提出「2個必須、3個原則」。所謂2個必須,包含核安會須依法訂定安全審查程序辦法,以及台電必須依規進行自主體檢;3個原則則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及「有社會共識」。只有在這些條件都獲得滿足的情況下,核電才可能重啟。
郭智輝進一步強調,核安問題絕不能透過公投決定,必須交由專家專業判定。未來若政策明確指示重啟,經濟部與台電才會啟動相關作業。經濟部作為執行單位,將依法行政;屆時台電會針對核電廠進行全面安全體檢,包含結構與設備壽期管理、汰舊換新及補強評估,並提出重啟計畫,送交國際同儕審視與核安會審查,依審查意見進行改善後,才能獲准通過。(責任編輯:殷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