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催化 川普正把盟友往外推 印度、中國、日本加強彼此合作關係
在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下,美國透過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政策改變舊有的國際秩序,除了其本身作為國際秩序的積極建構者外,其他國家為了因應制度與關係的轉變,不論是美國的傳統盟友亦或其競爭對手都開始拓展跨區域的合作關係,同時也強化區域整合,形成另賴的合作關係,其中在川普2.0關稅戰催化下,中印關係最近有了突破性進展。
關稅大風吹,印美關係惡化
印度過去是美國在印太地區抑制中國的關鍵角色,在拜登時期提出印太戰略後,更強調了印度在美國的印太地緣戰略的重要性,如今,美國正一步一步破壞過去建立的信任關係。
近日,川普不滿印度向俄羅斯購買石油,認為是在助長侵略者的表現,宣布加徵印度的對等關稅,印美關係惡化,與此同時,與中國的關係正逐漸升溫。
中國將開放稀土出口到印度?
這周,中國外長王毅前往印度進行訪問,並舉行第24屆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這是自2020以來兩國第二次進行邊界特別代表會晤,這次王毅赴印度,被視爲中印兩國領袖見面的會前,接下來莫迪將赴北京與習近平會談。
另外,這次王毅與莫迪的會面,最值得關注的是稀土議題。
根據印度媒體報導,中國外長王毅18日在新德里向印度外長蘇傑生(S. Jaishankar)保證,北京將恢復對印度迫切所需的化肥、稀土磁鐵及潛盾機(隧道鑽掘機,TBM)的出口,以緩解印度工業與基礎建設的供應鏈瓶頸,顯示兩國關係正快速回溫。
這個訊息雖然沒有得到中國外交部的證實,但對於修復中的中印關係,確實充滿想像空間。
根據中國外交部新聞稿,此次會晤中印雙方取得十項成果,預計將重啟三個邊境的貿易往來,並重新開放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關閉直飛航班,提升雙方的貿易合作,但在邊境議題上則保留持續協商的共識。
此外,針對上月開工的雅魯藏布江大壩,中國向印度承諾會提供河流相關的水文資訊,印度則希望中國可以將工程完全透明化。
印度總理莫迪在會晤後,在X上發文稱,「印度與中國間穩定、可預期、建設性的關係,將對區域與全球的和平繁榮做出重大貢獻。」
印度將與日本達成框架協議
除了與中關係升溫外,根據日經亞洲的報導,印度總理莫迪預計將於本月與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東京舉行的峰會上達成協議,這項框架包含了半導體、礦產、製藥、人工智慧等技術合作,兩國計劃將在未來十年進行經濟安全合作。
國際政治是一段連續不斷的動態關係,受到川普的關稅的威脅,除了加拿大、法國、澳洲等國外,印度也開始與周邊國家拓展更穩固的經貿合作,這項威脅可能將這些國家的關係串聯起來,印中關係迎來破冰也將重組東亞地緣政治的新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