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身心困擾青年用行動證明「我可以」!從自立學習找回生活主導權

Heho健康

更新於 10月21日09:07 • 發布於 10月21日11:07 • 楊依嘉

許多有精神困擾的青少年,面對壓力與人際關係常會懷疑自己:「我是不是不正常?」「我能有自己的生活嗎?」事實上,身心健康就像體力一樣,需要練習與支持。越早走出孤立、越願意參與,他們就越能重新看見「我也可以」的力量。

從被照顧到能照顧自己:參與改變一切

精神障礙者最常面臨的挑戰,不只是症狀,而是「被貼上不能的標籤」。心理復健專家指出,團體課程或營隊活動,是走向康復的重要轉捩點。在安全、有同儕陪伴的環境中,參與者能學會表達、傾聽與合作,重新建立自我價值。

曾參與自立培力課程的青年分享:「我學會了面對生活的新方法,也看見不同的自己。」這樣的改變,來自一次次嘗試。從整理房間、安排交通、到勇敢在他人面前發言。每個「小成功」,都是重拾主導權的開始。

專家提醒:自立不是孤立,是被支持的選擇

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張自強指出:「自立不是孤立,而是擁有選擇與被支持的權利。」
精神康復並不只是症狀消失,而是能在社區中生活、學習、工作,並感受到被理解與尊重。

他也提醒家屬,支持性的陪伴比過度保護更有力量。家人可以從「幫他做」轉變為「陪他練」,讓青少年在日常小事中建立信心。例如:

  • 讓孩子自己決定三餐吃什麼、穿什麼
  • 鼓勵參加社區活動或心理健康營隊
  • 給予肯定而非批評,讓他練習承擔

精神健康可以練習,勇敢參與就是開始

專家建議,青少年若正面臨焦慮、憂鬱、或社交困難,不妨先從小型團體、社區課程、心理諮商團體開始。透過活動,他們能看見「我並不孤單」,學習處理情緒、規劃生活、並從同儕身上獲得力量。

每一位願意走出房門、勇敢參與的精神障礙青年,都在向世界說:「我可以。」因為真正的康復,不是完全沒問題,而是學會帶著問題,依然選擇去生活、去前進。

「自立,不是遠離他人,而是每個人都能在互相支持中閃耀光芒。」

文/楊依嘉、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青少年走出情緒風暴有解!3 大解方輔助孩子開口談心裡話

新冠疫情讓人憂鬱、焦慮、失落、孤單?用 3 方法重新找回健康身心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勿輕忽「攝護腺癌」

根據衛福部113年死因統計資料,攝護腺癌在台灣我國男性中發生率居第三位,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早就醫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三立新聞網
02

久坐4小時風險飆77%!最新研究曝「3習慣」最傷心臟 很多人全中

三立新聞網
03

她幫夫簽放棄急救,卻被全家人指責、在葬禮上被當空氣!醫嘆:活著的人竟這般沉重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年奪逾千條命!醫提醒胃癌早期無症狀,出現「5徵兆」:食慾不振、上腹悶痛...快做檢查

良醫健康網
05

它是超級堅果!補腦、降血壓血脂、防糖尿病 還能抗癌

三立新聞網
06

血管堵塞元凶非油脂!醫揭「精製澱粉、糖」才是真兇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