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也會中風!而且來得比想像還快 醫生說話了
藝點新聞Chloe編輯整理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生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眼睛也會中風, 而且來得比想像還快!」他說,一名知名藝人日前突發單眼失明,確診為視網膜神經血管嚴重堵塞,讓大家注意到,急性眼科與腦血管症狀在第一時間診斷與處置的重要性。
(示意圖/PIXABAY)
大家說到中風,腦袋裡馬上想到的都是腦中風,但很多人不知道, 眼睛也會「中風」。視網膜動脈阻塞(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RAO)就是所謂的「眼中風」,發作速度快到來不及反應,可能短短幾秒, 視力就像有人拉下鐵門一樣瞬間消失。如果錯過急救時間,從此看出去的世界再也回不來。這不是單純眼睛的毛病, 是全身血管在求救。
張家銘說,視網膜的血液主要靠中央視網膜動脈供應, 一旦被血栓、膽固醇斑塊、鈣化瓣膜碎片、血管發炎或血管痙攣擋住,視網膜馬上缺血。它對缺氧超敏感,可能15分鐘就開始永久受傷。背後的原因常常跟高血壓、糖尿病、抽菸、房顫、腎臟病、自體免疫疾病有關。更關鍵的是,發生眼中風的人,之後腦中風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好幾倍,等於眼睛是在替大腦拉警報,提醒下一步可能就是腦血管出事。
張家銘說,檢查時,會先擴瞳,看看眼底有沒有水腫、櫻桃紅斑點或血管變細斷裂。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可以精準看到哪一層缺血,螢光血管攝影和光學同調斷層血管攝影則能讓我們清楚看出阻塞範圍和血流狀態。有時候影像一出來,就像一部「血管故事片」,讓人看得觸目驚心。
現在全世界還沒有一套完全統一的眼中風急救方式,但醫界的共識是發病後要比照腦中風,趕快送到大型醫院進行血栓溶解治療,不管是經動脈還是經靜脈打組織型纖維蛋白溶解酶(tPA)、尿激酶, 如果能在4.5到6小時內進行,有些人的視力會明顯回升。
張家銘提醒,平常就要用「預防中風」的標準來顧眼睛的血管。血壓、血糖、血脂要控制好,少鹽少糖少油,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讓血管不那麼容易硬化阻塞。每天至少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像快走、游泳、騎腳踏車, 不只促進血液循環,也能維持體重。戒菸限酒, 對眼睛、心臟、腦血管都是直接的保護。
如果單眼突然模糊、像有霧擋住、或視野缺一角,不要等、不要觀望,立刻去看急診。越早檢查,把握的機會就越大。平常做健康檢查也很重要, 有心律不整、頸動脈雜音、家族有血管病史的人,建議和醫師討論心臟超音波或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