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也會得!40歲前近視突增200度 醫:恐是早發性白內障
近年在3C產品使用普及下,過去要到60歲才有可能發生的白內障,逐漸有年輕化趨勢。眼科醫師粘靖旻指出,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白內障於慢性病排名僅次於高血壓,達41.3%,而85%的年輕型白內障患者都有長期使用3C產品的習慣。她提醒,若出現40歲前度數突然增加200度以上、看東西像隔著霧但視力檢查正常、開車時覺得路燈有光暈、明暗對比變差且細節看不清楚等狀況,可能是早發性白內障,須多加留意。
粘靖旻於自己的臉書粉專及網頁上撰文指出,年輕人白內障的症狀常被誤認為其他眼科問題,而最近遇到許多年輕患者都是因為「度數一直增加,配了新眼鏡還是霧」的原因來看診,檢查後才發現是早發性白內障,甚至最年輕的患者年僅20歲。她表示,現代人的用眼習慣正讓白內障快速年輕化,據數據顯示,30至40歲族群白內障發生率比過去增加3倍,且85%的年輕型白內障患者都有長期使用3C產品的習慣。
年輕型白內障的主要原因及預防建議 3C產品重度使用:使用20-20-20法則、抗藍光眼鏡改善。 高度近視(>600度):定期眼科檢查、控制度數增加。 紫外線暴露:戶外活動戴太陽眼鏡。 家族遺傳史:更積極的預防措施。 疾病因素:控制原發疾病。 早發性白內障風險自我評估 3C使用 每天使用手機超過8小時:2分 經常在黑暗中滑手機:2分 工作需長時間盯電腦螢幕:1分
視力狀況 近視度數超過600度:2分 最近2年度數增加超過150度:3分 看東西覺得霧霧的:2分
生活型態 經常戶外活動不戴太陽眼鏡:1分 有白內障家族史:2分 長期熬夜或作息不正常:1分
評分結果: 0-3分:低風險,持續保持良好習慣 4-7分:中風險,建議調整用眼習慣並定期檢查 8分以上:高風險,建議立即眼科檢查
粘靖旻續指,實際上,年輕人進行白內障手術相對來說更安全,因為眼球條件好、彈性佳、恢復快,手術風險比老年人更低,且現代微創超音波乳化術成功率高達95%以上,傷口僅2-3mm,隔天視力就恢復八到九成,甚至還能選擇更先進的人工水晶體,一次解決近視、散光等問題。她建議,若民眾已有相關症狀,務必立即就醫檢查,了解現代手術的安全性,把握早期治療的優勢。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