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台灣火車站出現新騙術?10個人有9個中招?內容農場假影片!警方近期未接獲通報
網傳「台灣火車站現新騙術」的影片及訊息,內容提到台灣近期出現一種新騙術,不肖人士會故意與趕火車的民眾擦撞,再聲稱手機螢幕摔壞,並藉此索賠上千元維修費。經查證,網傳影片出自內容農場頻道,這種「假擦撞真詐財」的手法,過去就有不少案例,並非「新騙術」,刑事警察局也表示,近期並未接獲相關通報。此類影片經常以極端或是捏造的案例為主題,表面上看似好意提醒民眾當心詐騙,實際上是要製造焦慮感,讓依賴這類影片獲取資訊的民眾,形成「社會上只剩詐騙和陷阱」的偏頗印象。
台灣火車站出現新騙術?
原始謠傳版本:
台灣火車站現新騙術!10個人有9個都中招了,99%的人都不知道,看完趕緊叮囑家人朋友!【晚年心語】
主要在社群平台流傳這段影片:
查證解釋:
網傳訊息原始出處為何?
檢視網傳訊息所附連結,可以找到 YouTube 頻道「晚年心語」於 2025 年 8 月 9 日發布的影片,經檢視後確認即為網傳影片原始出處。MyGoPen 在6 月 27 日與8 月 12 日的查核報告中,皆提到過「晚年心語」不是正規的媒體頻道,其發布的內容沒有提供資料來源,且都是使用 AI 生成影像以及 AI 旁白配音,是標準的內容農場頻道。
這次影片聲稱台灣的火車站出現一種「新騙術」,不肖人士會拿著手機,故意擦撞路人,再聲稱手機螢幕摔壞,並藉此索賠上千元維修費。MyGoPen 詢問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預防科莊明雄科長。莊明雄表示,警方及 165 反詐騙專線近期並未接獲相關通報。
傳言提到的詐騙手法其實不是什麼新伎倆,2024 年 4 月台北市就曾發生過嫌犯故意擦撞機車後照鏡,再拿出早已狂摔破損的手機,要求受害者賠錢。2017 年的案例,則是一名廖姓男子經常出沒在各地火車站月台,故意與旅客擦撞,詐騙得手 15 萬。2013 年智慧型手機尚未完全普及的年代,也發生過假車禍真詐財的案例,這些手法都與傳言提到的「新騙術」類似。
警方也提醒,民眾如果遇到類似案件不要私下解決,應找站務人員協助調閱影像釐清並報警處理,不要抱持「花錢消災」的心態,以免上當受騙。
資訊識讀補充
MyGoPen 近期在 YouTube 上觀察到不少內容農場頻道,發布的影片瞄準中、高齡族群,內容表面上看似好意「提醒長輩」,實則經常帶有誇張描述,且以聳動標題吸引點閱。
這類影片經常是以「恐懼」吸引注意,影片可能挑選最離譜或最駭人聽聞的詐騙案例,並將案件放大處理,讓觀眾覺得「詐騙無所不在」,進而利用恐懼感,讓擔心受騙的長輩持續關注,並分享這些頻道的影片,以獲取更多流量。
內容農場頻道還經常發布捏造的內容,例如聲稱「政府推行某種擾民新規定」,或是「銀行要騙民眾存款」等。一般民眾如果依賴這類影片獲取資訊,可能會沉浸在台灣人心險惡、社會越來越亂的氛圍,進而形成「世界只剩下詐騙和陷阱」的偏頗印象。
為了減少民眾過度接觸此類影片,MyGoPen 試著列出幾項影片常見的特徵,供民眾辨別:
1. 標題與縮圖:標題使用「驚悚字眼」,如「一秒破產」、「老人全被騙光」、「子女不孝」等;縮圖使用 AI 生成圖片,並使用聳動字卡。
2. 案例極端化:選用最誇張、最離譜的案例,甚至是捏造新聞報導,並強調「人人都會中招」、「無人倖免」等。
3. 挑起情緒反應:不斷強調「世界正在變壞」,或是「人心不古」等,營造對社會的焦慮感。
4. 缺乏實際解方:只強調某件事「多危險」,卻不告訴民眾「如何防範」,讓人對於影片的內容半信半疑,增加不確定感。
結論
總結來說,網傳影片提到的內容並不是什麼「新騙術」,過去就曾發生過類似案例,而警方近期並未收到相關通報,民眾如遇類似狀況,應向警方尋求協助。
資料來源:
YouTube - 假車禍真詐財 男「擦肩而過」掉手機討賠償|華視新聞 20240402
YouTube - 手機被撞壞… 通訊行戳破假車禍
自由時報 - 假擦撞真恐嚇!月台惡男譙看三小 唬走碩士生15萬生活費
諮詢單位: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預防科
延伸閱讀:
【錯誤】網傳8月1日銀行存款新制?大額轉帳受限?虛構內容!傳言出自內容農場頻道
【錯誤】6月起提款超過這個金額會被國稅局查?近期無新規定!內容農場誤導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