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手麻腳腫竟是心臟被蛋白堵住!國泰張嘉修醫師:類澱粉沉積也可能是老化病

Heho健康

更新於 11月07日04:16 • 發布於 11月07日06:16 • 楊依嘉

近年大家聽到「類澱粉蛋白」,多半會想到阿茲海默症或失智,但其實心臟也可能被這種蛋白質堵住。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嘉修指出,這是一種名為「類澱粉沉積症」的疾病,若沉積發生在神經與心臟,可能出現手麻腳麻、心律不整、甚至心臟衰竭,「這類病雖聽起來罕見,其實在高齡化社會中越來越常見。」

不是只有阿茲海默會有「類澱粉蛋白」

張嘉修說,「類澱粉蛋白」這個名詞只是形容一種「異常堆疊的蛋白質」,會在身體各器官形成沉積。阿茲海默症主要是沉積在腦部的β-類澱粉蛋白和tau蛋白;而在心臟中沉積的,則是TTR(甲狀腺素運載蛋白)。

「名字雖然像,但完全是不同的蛋白質、不同的疾病,」張嘉修強調,這些蛋白質一旦堆積在心臟或神經,就會讓細胞無法正常運作,最終導致心臟變硬、功能退化。

從罕見到常見:老化型類澱粉沉積症正在增加

類澱粉沉積症依成因可分為兩大類:一種與腫瘤疾病(如多發性骨髓瘤)有關,需接受化療;另一種則是非腫瘤型,包括「家族性」與「老化型」兩種。

家族性屬於罕見病變,每百萬人約五位患者;但臨床上,越來越多老年患者屬於所謂的「野生型(Wild-type)」,也就是老化型的類澱粉沉積。
這些患者多半年紀已高,沉積進程緩慢、症狀輕微,因此不一定需要積極治療。相對地,年輕發病、進展快速的家族性患者,就需要早期介入,避免心臟或腎臟功能惡化。

從神經麻開始,最後影響心臟

這種疾病早期多表現在神經系統,如手麻、腳麻、姿勢性低血壓;進一步影響心臟時,就會出現心律不整、腳水腫、疲倦等。

「很多患者一開始被當作糖尿病神經病變或一般心臟肥厚在治,但治療效果不佳,最後才發現是類澱粉蛋白堆積造成,」張嘉修指出,這正是延誤診斷的主因。

「假性心臟肥厚」是關鍵警訊

類澱粉蛋白會讓心肌變硬,看起來厚、其實弱,醫師稱為「假性肥厚」。典型特徵是心臟超音波顯示肥厚,但心電圖卻看不出來。張嘉修說,這種「影像與電圖不一致」的現象,是臨床上最重要的鑑別線索之一。

「正常高血壓或老化造成的心臟肥厚,心電圖的波形會變寬、變高;
但這類病人反而相反,波形變小、傳導受限,」他提醒,遇到這種情況要懷疑是不是類澱粉沉積型心肌病變。若懷疑病變,醫師會進一步安排核醫掃描、抽血檢查微量蛋白,必要時再做心臟切片確認。

家族有病例,下一代務必篩檢

若家中有人確診,建議家屬進一步檢查。張嘉修說,不一定要直接做基因檢測,可先從心臟超音波或神經傳導測試評估。由於家族性類澱粉病的遺傳機率高達50%,及早發現、追蹤非常關鍵。

不過,張嘉修也坦言:「有些家屬怕被貼標籤,不願接受檢查。」他強調,了解基因狀況不只是為自己,也是為下一代的健康著想。

延誤治療的結果:心臟變硬、跳太慢

當類澱粉蛋白堆積到晚期,心臟會變得僵硬,甚至心跳過慢、需裝節律器。若進展為心衰末期,可能要依賴心室輔助器或心臟移植。

新藥問世,早期診斷是關鍵

過去治療以肝臟移植為主,阻斷異常蛋白生成;目前已有多種新藥,如TTR穩定劑Tafamidis與基因靜默療法(Patisiran、Inotersen),能延緩神經退化、降低心衰風險。
不過藥價昂貴,健保給付仍有限。

醫師提醒:這些症狀別忽略

  • 長期手麻腳麻、姿勢性低血壓
  • 沒高血壓卻心臟肥厚、心律不整
  • 腳水腫、尿蛋白或腎功能下降
  • 家族中有人早發心衰或神經病變

文/楊依嘉、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遺傳罕病時常被誤診!「類澱粉神經病變」有三大症狀

心悸、胸悶難根治!尤其「心臟型類澱粉沉積症」症狀還有全身無力感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勿輕忽「攝護腺癌」

根據衛福部113年死因統計資料,攝護腺癌在台灣我國男性中發生率居第三位,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早就醫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三立新聞網
02

久坐4小時風險飆77%!最新研究曝「3習慣」最傷心臟 很多人全中

三立新聞網
03

年奪逾千條命!醫提醒胃癌早期無症狀,出現「5徵兆」:食慾不振、上腹悶痛...快做檢查

良醫健康網
04

她幫夫簽放棄急救,卻被全家人指責、在葬禮上被當空氣!醫嘆:活著的人竟這般沉重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5

它是超級堅果!補腦、降血壓血脂、防糖尿病 還能抗癌

三立新聞網
06

血管堵塞元凶非油脂!醫揭「精製澱粉、糖」才是真兇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