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更新)2025大罷免最新進度一覽:新增8位綠委補件通過,35位泛藍委等46人進入二階連署
(2025年3月19日、29日更新一階查對名單)
2月20日新版《選舉罷免法》生效後,「大罷免潮」名單確定成形,自2月3日至19日間中央選舉委員會一共收到61人的罷免提案,包含52名立委、8名議員與1名市長。經過查對提議人名冊後,近日中選會陸續公布通過第一階段、需要補件與補件通過的名單。
統計至3月19日,中選會已公佈全部61人的第一階段審查結果,共有38人通過一階門檻進入第二階段,分別是34名國民黨立委、1位無黨籍立委、1名市長與2名民進黨議員。
3月28日,中選會宣布部分的第一階段補件結果,共有8名綠委補件通過、2件立委罷免案逾補提期限而未補提。通過者為吳思瑤、吳沛憶、蘇巧慧、張宏陸、蔡其昌、何欣純,以及原住民立委陳瑩、伍麗華。
至於未補提者可能是嘉義縣立委王美惠、陳冠廷。罷免兩人的領銜人因出現連署人姓名遭到冒用情形,遭當事人按鈴提告偽造文書、違反選罷法及個資法,使其已於2月底發表聲明表示放棄進行第二階段連署。
截至3月29日,在第一階段需補件的名單中,剩下7位民進黨立委、5位民進黨議員與1位無黨籍議員案件仍在審查中,綜觀目前結果,國民黨與無黨籍遭提議罷免的35位立委全數進入第二階段,民進黨8名綠委二階連署時程則依照選罷法規定,在領銜人收到通知隔日起10日內需領取連署人名冊格式,並自領表隔日起計算60天內完成連署。若未在時限內限領取連署人名冊格式,則視為放棄提議。
「2025大罷免」提案人送件查對結果整理
下一步:期限內達到連署門檻,五月陸續見分曉
依照《選罷法》指示,當中選會公告罷免案通過提議人名冊門檻後,則進入第二步驟「連署」,領銜人便可開始徵求連署,天數則依職位不同而有相異的限制:立法委員、直轄市市長與議員,以及縣市長為60日,縣市議員則為40日。連署人數要求則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0%以上。
本次大罷免潮,因各地的送件日期不同,審查出爐時間也有所差異,使得立委們得連署截止日約略落在5月初,兩位南投縣議員的截止日則為4月中旬。
值得注意的是,《選罷法》第81條第3項中規定第二階段連署人,與第一階段提案人身份不同,因此不可是第一階段的提議人,兩者人數與名單須分開計算,意即參與第一階段提案的人,若填寫了第二階段的連署書,將不會被採計。
不過,由於罷免團體送件時皆有預留可能遭到刪減的數量,對於哪些提案人最終被計入為一階提案人不得而知,因此罷免團體們喊出「一階簽過,二階還要簽」的口號,希望民眾能踴躍參與第二階段連署,加上整理造冊的時間,每日的目標分數相較第一階段皆是高上許多。
當選舉委員會收到各區提交的罷免案連署人名冊後,立委與市長、議員則需分別在40、20天內查對完成並宣告,不足人數者需於10日內補提。若在一次的補件機會後仍無法通過門檻時,則罷免案不成立。
此外,若領銜人未於期限內領取連署人名冊格式、無提出連署名冊,以及罷免案遭宣告不成立,則原提議人在一年內不得對同一罷免人再提出罷免案。
更多大罷免相關內容:
點擊加入關鍵評論網LINE官方帳號多元觀點,從這開始!
顯示全部
留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