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器物進入生活,藝術從日常延展:陶瓷器工作室 ZI YONE CRAFT STUDIO 特展《In use, In pause》松山區咖啡廳 SOIL 開展中
由陶藝家與插畫創作者梁若茜創立的 ZI YONE CRAFT STUDIO,自2020年以來專注於陶瓷工藝與圖像創作的融合實踐,從陶器、燈具到織品與插畫,ZI YONE 的作品總展現著詩意、敘事與觸感並存的設計語彙。近期,ZI YONE 則於台北人氣早午餐店 NOOK TAIPEI 旗下的咖啡廳 SOIL 發起展覽《In use, In pause》,透過器物探索藝術與生活的交界。《In use, In pause》象徵「使用之間」的含義,這次展覽將聚焦於物件在「使用」與「靜止」兩種狀態下的轉換與存在。展場中部分杯具實際作為內用器皿,讓觀者能夠親自拿起、觸摸甚至使用,體會陶器的重量與溫度。梁若茜說:「這些器物的在場不只是展示,而是透過接觸更直接的被感知連結。」
將光組裝起來的收藏設計:Ougen 燈具系列
燈具「Ougen」為本次展覽的核心系列之一,靈感來自「源頭」與「組成」的想像。作品以灌漿製陶的技法製成,能自由拆解與重組,因為每一件作品都經過手工組構與釉色變化,所以產生的光影變化都有所不同,即便每一道工序裡仍有些微的誤差與瑕疵,但梁若茜形容:「這樣的歷程與質地,更接近我心中『收藏設計』的樣貌。」
有點失禮的溫柔角色:Gnomes 地精系列
「Gnomes」是從自我覺察過程中誕生的角色,他們是一群性格直率、接近失禮邊緣的精靈種族。作品採自由手捏,保留製作時的痕跡與不規則手感的質地,讓陶土發揮「不完美」的特性,強調接近土地的原始質感,也讓這些地精的生命力更完整的自然呈現。
馬克杯的視覺遊戲:點點、噴槍與塗鴉系列
在這次展覽中,可以看見多組經典杯款樣式,包括「點點系列」、「噴槍系列」與「塗鴉系列」,各自展現陶藝與圖像語彙的不同面向。像是「點點系列」是 ZI YONE 初期推出的系列樣式,以多色的釉下彩隨機噴製散落,形成每一只杯子都不重複的圖樣與色彩節奏,讓日常飲水也成為一場視覺遊戲。而「噴槍系列」則是根據色彩濃度與堆疊的改變,產生特殊的漸層與線條樣式,因為噴槍的獨特效果,進而創造出獨特漸層與線條感,讓作品風格偏向街頭與都市感,構成柔性設計中的一抹銳利。至於「塗鴉系列」則是完全手繪的創作,包含地精、幽靈、星星、圖騰等,藉由雕刻、泥點、釉筆與釉下彩等多重技法繪製,讓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轉化紅土盆的質樸與實用:盆器系列
展覽中亦展出多組盆器作品,靈感來自紅土盆的質樸與實用性。透過重新配置釉色、器型與土質組合,將實用器物轉化為空間造景的一部分。不同尺寸與造型的設計,讓植栽從照料行為進一步成為生活風格的延伸。
線條、色彩與鍊金:創作背後的細節
綜觀展場中的作品,可以看出梁若茜對「線條」有特別敏銳的感受:「太筆直、太剛硬的線,會讓我覺得它不會呼吸,所以我常常會潛意識地讓線條更圓潤一些,對我來說那是比較舒服的存在。」、也因此,在作品的形狀、色彩與釉面中,都能看見她對「舒服」的追求。此外,在色彩的選擇上,梁若茜則強調「溫柔但不無聊」的色調,並依據觀者、客人的氣質去調配顏色,她形容:「我腦中會直覺浮現畫面與配色,而那些色彩組合就像是性格溫暖,但不搶眼的朋友。」
最後,梁若茜對於自己的創作則提到:「我覺得做陶就像鍊金術,我要先有好的狀態,才能把能量灌注進作品裡。」所以在這場展覽中,物件不只是藝術品,也是一種關於生活節奏與感官記憶的邀請。你可以走近它、握住它、使用它,因為這些器物的目的從來不是「被展示」,而是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走進粉色調的加州天空!海洋廢棄物融入藝術創作?日本藝術家 Yufi Yamamoto 台灣個展與線上藝廊 WORDS Gallery 藝術家聯展!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