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從小吃戰場到文化平台!夜市如何用品牌與永續吸引下一代?

食力 foodNEXT

發布於 1小時前 • 食力FoodNEXT

這幾年我數度受邀,參與多場關於地方夜市行銷的會議與課程授課,之後總有業者朋友問我:「現在越來越人都去百貨公司用餐、透過外送平台點餐,還會來夜市嗎?」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點出了台灣夜市面臨的挑戰。社會環境的改變,讓夜市不能再僅靠美食與人情味維持營運,特別是在主題式的節慶行銷的部分,與消費者的情感連結仍顯薄弱。

夜市不只是吃的地方,更是台灣創業者的最佳起點

根據2024年底經濟部與地方政府統計,全台約有近300個夜市,年總產值逼近新台幣900億元,其中以餐飲為主體,超過7成涵蓋台式熱炒、煎炸燒烤、創意小吃與異國簡餐等項目。根據大數據統計,全台10大熱門商圈中,夜市依然佔據多席,包括宜蘭羅東、淡水老街、高雄六合、台中一中街、逢甲、台北寧夏與士林、南機場,以及大甲觀光商圈,顯示夜市仍具吸引力。

許多成功品牌的第一站,都來自夜市。無論是手搖飲、雞排、甜點、串燒、鹽酥雞等,夜市常是台灣創業者實驗產品、測試口味、與了解消費者的第一線。在我的觀察中,夜市是台灣創業者「第一哩路」的實驗場,提供低門檻試錯與品牌探索的機會。像是台中的逢甲夜市、台南的花園夜市、高雄的瑞豐夜市,每年吸引逾千萬人次到訪,堪稱地方觀光經濟的重要引擎。

不是不想逛,而是夜市不再是首選

然而,攤商面臨嚴峻挑戰,包含原物料價格上漲、食安與環境衛生標準提高,導致營運成本難以控制。此外,消費者對於夜市的刻板印象尚未翻轉:人擠人、悶熱油煙、不夠舒適的用餐環境,使得愈來愈多年輕人轉向外送平台、百貨公司或連鎖餐飲等替代選項。

如《城市品牌行銷:自信讓我們的城市更偉大》一書所述,許多夜市實際人潮大幅流失,攤商歇業或轉型潮愈演愈明顯,背後原因包括商品同質化嚴重、商品價格持續上漲、衛生環境不佳與交通不便等多重因素。

從人情味到數位化,夜市經濟體的兩種樣貌

台灣夜市內部的營運主體大致可分為兩種:

攤商:以靈活、低成本見長,重視口耳相傳、手藝傳承與每日現金流,多為家庭式經營,對數位行銷、品牌經營較為陌生,卻較接地氣。然而,隨著租金調整、排隊文化流行與食安法規加嚴,攤商的經營彈性日漸被壓縮。

店家:具有長期營運與擴張潛力,能發展出品牌、整合社群、接觸外送市場或跨足零售與電商。但高額租金、人力成本與空間限制也讓他們面臨更多風險,一旦人潮減少,店家的損益結構將受到巨大挑戰。

轉型不再只是口號,從科技升級晉升品牌重塑

不過業者本身也有自覺,全台各地夜市陸續出現轉型案例,顯示轉型已勢在必行:

1、台北寧夏夜市舉辦「減塑挑戰賽」:Discovery與台北寧夏夜市合作舉辦「夜市減塑挑戰賽」,活動包括自備容器、智慧叫號與打卡等5大關卡,旨在推動永續行動。活動期間更舉辦地球造型裝置,邀請環保大使現場互動。

2、台中逢甲夜市推動智慧支付與整合APP導覽服務:讓排隊與付款流程數位化,也便於蒐集顧客數據與分流管理。

3、台南武聖夜市推動低碳改造:武聖夜市獲經濟部傳統市場綠色低碳輔導計畫補助,全面汰換LED照明、靜電油煙機、廚餘回收、節能等措施,是綠色夜市的典型案例。

這些案例都說明,夜市轉型的關鍵不在科技,而在於夜市品牌的重新定位與溝通。

夜市還能成為家庭的共同記憶嗎?

根據《食與慾-大快朵頤的餐飲趨勢全攻略》一書指出,現今夜市的客群主要由四類人構成:一是短期觀光客,尤其是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地的自由行旅客;二是中高齡本地居民,習慣性採買與日常飲食;三是地方學生,集中在夜間特定時段消費;四是親子家庭,僅偶爾在假日現身。

以往穩定且具消費力的夜市消費主力客群,也就是「願意與家人一同消費並停留較長時間的人群」正在流失。這其中,與節慶、情感與家庭場景相關的缺位,正是最值得探討的斷層。尤其對年輕族群而言,夜市的吸引力已從過去的價格優勢與小吃記憶,演變為一種懷舊或觀光消費的象徵。

這讓夜市失去了最關鍵的消費動能,也就是家庭共食的日常價值。在我的觀察中,台灣夜市的節慶活動仍多聚焦於農曆新年、元宵、端午、中秋、萬聖節、耶誕節等大型節日,這些活動多以觀光與娛樂導向為主。

不過也有一些值得肯定的案例,例如逢甲夜市近年來與華山基金會合作,舉辦系列活動,透過懷舊市集、遊戲攤位與復刻餐點體驗,吸引數百名弱勢長者參與,成功塑造夜市關懷長者的形象。這不僅是社會責任的展現,也是跨代共融的典範實例。

如果能持續打造以家庭為主的節慶體驗,邀請在地學校採訪家庭夜市故事,或與社區銀髮班共同創作特色菜單,重新回歸家庭與情感的核心,才能真正獲得更多年輕人與社區居民的認同。

用品牌、數位化與永續重新打造新夜市體驗

未來夜市的發展,不應只是「如何讓人回來吃小吃」,而是思考如何成為城市的夜間文化平台。以下是幾個具體建議:

1、品牌導入與主題管理:透過夜市內部分類標示,例如「米其林/必比登推薦攤」、「人氣IG爆紅小吃攤」、「國際友善餐飲攤」,提高夜市的識別度與主題性。並鼓勵創業團隊進駐,試營運、試商品。

2、數位轉型與無現金化:引進行動支付、夜市會員機制、夜市地圖APP、消費點數等數位服務,讓消費體驗升級。結合消費者數據分析,提供攤商商品建議、促銷時間與消費者輪廓。

3、城市導覽與家庭節慶整合:將夜市導入在地旅遊路線設計,與青旅、導覽行程、古蹟建築串聯,創造「夜間主題之旅」。讓旅客可透過故事導向了解每個夜市的歷史與特色小吃,也讓更多家庭客願意一起來訪。

4、環境整潔與ESG永續:推動攤商使用可重複餐具、提供回收回袋方案、使用低碳油電設備或攤車,將夜市納入城市永續的一環。同時經由衛生環境的品質提升,讓消費者的信任度跟著增加。

從夜市製造回憶,讓城市留下溫度

夜市,作為台灣城市生活的重要象徵,不應只停留在「吃得飽、走得快、排得長」的階段。要從「讓人來一次就拍照打卡」的短效機制,轉向「讓人願意一直回來、一直買」的長期關係建構。當夜市能夠被重新設計為一種文化消費、體驗探索與城市再造的載體時,將不再只是人潮流動的商業空間,而是真正成為消費者願意持續回來的美好回憶場域。

【本文獲王福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台灣夜市的挑戰-如何從庶民廚房到家庭休憩的好去處》】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網怨《夜市王》毀了南機場夜市!如何延續影音行銷熱度達成長尾效應、而非一時熱潮?
攤販重複率高、網紅美食回購低!台灣夜市該如何迎接疫後觀光潮?
網友熱議的夜市美食人氣排行大公開!外酥內Q的它榮登寶座!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豪雨轟炸中南部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住飯店別掛「請打掃」吊牌 專家警告:反成宵小破門暗號

鏡週刊
02

要雨過天晴了! 氣象署:週二降雨空檔增加、週三恢復典型夏季天氣

自由電子報
03

豪雨撞上採收期!梨山水蜜桃「至少減產3成」 農民嘆:10年來最慘

CTWANT
04

728西南氣流事件兩波高峰 最大24小時降雨量破千毫米

自由電子報
05

雙颱共舞!白鹿最新路徑曝光 大雨下到這時

EBC 東森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輔大藍易振校長領軍千里鐵馬環台 主持人學姐驚喜現身共騎

TVBS

高雄車站「紅鯉魚」再現港都 最快今年底回中軸線

自由電子報

金門圓韵愛樂協會感恩音樂會展演啟航8/7金城登場

勁報

樂事、多力多滋將全面去人工添加物!百事靠「真實食材」重建零食信任感

食力 foodNEXT

臺南勞工局與LINE熱點攜手合作公益設立「視障按摩地圖」

臺南市政府

澎湖海洋教師研習圓滿達陣!開啟向海教育視野

勁報

活躍老化競賽 竹縣抱回4獎

中華日報

雨彈炸彰化!員林山區泥水灌村莊 馬路變黃河

EBC 東森新聞

暖!台中裝修團隊自發南下 免費替災民修繕屋頂

EBC 東森新聞
影音

暖!台中裝修團隊自發南下 免費替災民修繕屋頂

EBC 東森新聞影音

為國爭光!新北街舞大賽前3名將赴韓比賽

TVBS

長榮老臣林省三與世長辭 享耆壽95歲!

自由電子報

雨用灌的!茂林7天降2675毫米比全台年均量多

EBC 東森新聞

揪您今夏吃環保餐廳滿百送點數抽住宿券與百萬綠點

勁報

海鮮餐廳「無袖大姐炸出麒麟臂」竟是葉霸!罷免失利反差近況曝光

民視新聞網

2025父親節感恩音樂會~古詩新韻敘衷情8/8父親節登場

勁報

728西南氣流事件兩波高峰 最大24小時降雨量破千毫米

自由電子報

"熊本熊"現身桃機 萌熊魅力放送 旅客直呼:終於看到本尊

民視新聞網
影音

"熊本熊"現身桃機 萌熊魅力放送 旅客直呼:終於看到本尊

民視新聞影音

美關稅壓力 八縣市籲發現金、凍漲民生物價

宜蘭新聞網

豪雨致災 中央應變中心:303戶停電5日可修復

中央通訊社

「水鹿王」現蹤抹茶山 疑不滿被圍觀 原地踱步

TVBS

中南部持續強降雨 週四起趨緩

青年日報

「熊本熊」來了桃機與熊本機場交流 秀臺日友好

TVBS

普發現金成詐團誘餌! 假冒網站釣個資 存保公司急澄清

EBC 東森新聞

高雄女騎士墜溝 漂30公里尋獲

中華日報

高雄山區降雨2755毫米...逼近莫拉克 暴雨釀全台4死3失蹤74傷

聯合新聞網
影音

斗南淹8小時未退!人孔蓋狂冒水 居民怨:逢雨必淹

EBC 東森新聞影音

斗南淹8小時未退!人孔蓋狂冒水 居民怨:逢雨必淹

EBC 東森新聞

藝術家松浦浩之個展於誠品畫廊展出(圖)

中央通訊社

竹縣「幸福花藝師」成果展新瓦屋登場 青年創意化身「幸福花藝師」

勁報

3.1局失5分 鄧愷威大聯盟首先發吞敗

中華日報

澳門羽賽 謝沛珊/洪恩慈女雙封后

中華日報

桃機攜手熊本機場共推觀光 臺日交流再進化

青年日報

狂洩泥流沖斷橋 村長冒險搭怪手送處方箋取藥

EBC 東森新聞

數百年一遇豪雨侵襲 幸迅速退水

中華日報

中南部撐住!西南氣流終於要走了 明晚起雨勢緩和

新頭殼

雨彈深夜狂炸12縣市!高屏慎防大豪雨

自由電子報

六河署媒合 柳營首戶修繕開工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