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急診醫出身的細節控、深夜仍會回訊息!石崇良將成最年輕的衛福部長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8月27日12:04 • 發布於 08月27日12:04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邱宜君、邱玉珍、謝佳君、林慧淳 圖/ 陳德信攝
急診醫出身的細節控、深夜仍會回訊息!石崇良將成最年輕的衛福部長

即將在9月1日接任衛福部部長的石崇良,立即面臨多項嚴峻的醫療生態與社會結構挑戰。從大學同窗、醫界同僚,到倡議團體與新聞記者,為何一致認為他是最佳人選?

午夜時分,當多數人已進入夢鄉,石崇良的手機螢幕仍會亮起。不是緊急公務召喚,而是他在回覆記者的提問-即使已經忙碌一整天,這位即將在9月1日接任衛福部部長的現任健保署長,仍會抽空簡要回覆每一則訊息。這個小細節,透露出他對溝通的重視,也預告了一位不同於以往的部長即將上任。

從急診醫師到部長,臨床歷練成改革底氣

石崇良1991年自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取得內科及急診專科醫師資格,在台大醫院急診部服務近10年,2006年再取得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學位。

從2008年開始,他正式踏入公職,從衛生署醫事處處長做起,歷經企劃處處長、衛福部綜合規劃司司長、主任祕書、醫事司司長,2020年升任衛福部常務次長,2023年接掌中央健康保險署。去年更被延攬擔任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執行祕書,參與國家層級的健康政策規劃。

這樣的經歷讓他對衛福部的業務瞭若指掌,也累積了豐富的政策推動經驗,特別是擔任健保署署長這1年多,他善用資通訊科技,大刀闊斧推動健保數位轉型,開辦讓醫療與長照無縫接軌的在家住院,讓台灣寫下無牆醫院的新頁。今年,將滿60歲的石崇良,將要接下部長大位,是2013年衛生署改制衛福部之後的第8任部長,也是是歷任最年輕的部長。

石崇良進入公部門服務,恩師、前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是重要推手。石崇良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當年他隨林芳郁出任衛生署長時,一同進到衛生署,後來林芳郁為三聚氰胺事件下台,石崇良原本打算和林芳郁一同回台大,卻被林芳郁勸留。林芳郁認為,他還可以為國家做很多事,鼓勵年輕人不斷學習、接受挑戰,並交代他繼續完成改革醫院評鑑制度、推動醫療事故補償等任務。

石崇良在文中提到,林芳郁一生信仰且身體力行「僕人領導」,凡事以身作則,而且為人謙沖,從不彰顯自己,這樣的身教、言教影響他甚深。石崇良不負恩師教誨,也用同樣的精神,持續留在公部門為醫療制度及社會進步努力,達到的貢獻和成績,也獲得許多人的肯定。

今年,將滿60歲的石崇良,將要卸下健保署署長職務,成為2013年衛生署改制衛福部之後的第8任部長,也是是歷任最年輕的部長。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在利益角力中展現溫度,秉持醫者初心看問題、謀解方

政府部會中絕頂聰明、能做大事的人才很多,但石崇良不僅是聰明,他最大的不同是,堅定推動政策的同時,仍展現令人印象深刻的柔韌與溫度,這讓他能在劍拔弩張的眾多利益團體之間安然穿梭,進而找出共同的生路。

石崇良獨特的人格特質,年輕時就展露無遺。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院長龔嘉德是石崇良的大學同學,見證石崇良從學生時期起就展現出活躍又有條理的一面,習慣透過組織與系統的方法解決問題,臨床選科時走急診醫學,很早就對公共事務有興趣。

龔嘉德回憶,當年石崇良在大學擔任班代,不僅能耐心傾聽、理性回應,更擅於協調、取得共識,總能迅速抓住重點,聚焦問題並凝聚具體解方,協調能力相當出色。延續這樣的特質,他在擔任健保署長的2年間,善於用幽默、平易近人的方式說明複雜的政策,增進社會大眾的理解與接受度,也提出了不少創新的解決方案,回應了基層與醫療院所的需求。

台大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回憶,1999年9月21日南投大地震時,他與石崇良一同投入救災。石崇良是台大醫院第1代培訓的急診內科專科醫師,臨床經驗豐富,不僅執行力強、創意十足,更能兼顧人和,凝聚團隊向心力。他也曾赴國外研習病人安全課程,是國內最早推動病人安全運動的先驅。馬惠明笑說,石崇良不僅專業過人,更是性情中人,與他共事多年,幾乎從未見過他動怒。

石崇良任健保署署長期間,善用資通訊科技,大刀闊斧推動健保數位轉型。圖片來源 / 健保署

石崇良還是住院醫師時的一段特殊經歷,則奠定他對於居家醫療深刻體悟與重視。當時他還是台大醫院的住院醫師,負責照護一位罹患胰臟癌的女士。病人出院後,石崇良會到病家探望、協助照護,陪伴家屬與病人,直到生命最後。這段經歷,不僅結識了他的老婆,更促使他從事公職之後,一直沒有忘記以病人及其家庭為中心的這份醫者初衷。

「台灣從頭到尾最支持居家醫療的官員就是石崇良。」台灣在宅醫療學會榮譽理事長余尚儒說,石崇良從司長、次長到健保署長,一路都在推動居家醫療,2018年先解決報備支援的法規問題,將居家醫療寫入台灣醫療網規劃,就是他當司長時的創舉。後續更陸續透過先導計劃、試辦計劃,讓預算居家急症照護的成長到今年的5億規模。

這正是石崇良與其他官員最大的不同,他有理念也有能力為找出解決問題的解方,轉換成政策改革。余尚儒強調,在臨床第一線總是有很多抱怨,但真正轉換成具體可行的政策,還能打開關節,實施順利,用心溝通,讓政策實現,他能做到,而且已經做到很多次。

台北長庚醫院院長黃集仁與石崇良相識30多年,他大力讚賞石崇良是「3最」官員──對法令最清楚、做事最有彈性、執行力最強,同時兼具幽默、友善、高EQ,且身段柔軟,與各界相處都很融洽。

黃集仁分享,新冠疫情嚴峻時,他商請時任衛福部次長的石崇良編列預算挹注急診人員,沒想到石崇良主動加碼金額,讓急診人員士氣大振,軍心穩定;且疫情發生第1年,石崇良就和急診醫學會合作建置遠距醫療平台,第2年疫情大爆發,視訊看診、開藥派上用場,「相當有遠見、先知卓見,超前部署。」

長年投身公共政策,勢必經常有苦難言。不過,根據另一位大學同學,嘉義長庚副院長蕭政廷的觀察,石崇良是個幽默風趣的性情中人,總能保持「正向思考」的態度,把吃苦當作吃補。即使在疫情期間遭遇委屈,他也不會抱怨,也從未見過他因挫折而動怒。

在記者眼中,石崇良可以說是政策溝通的模範生。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被視為政策溝通模範生,各界期許解決醫療難

在記者眼中,石崇良可以說是政策溝通的模範生。健保政策複雜難懂,但他卓越的表達能力、耐性,輔以豐富具體的資料數據,大大幫助記者在短時間內掌握複雜的健保政策。即使行程滿檔,遇到重大政策需要說明時,他也會設法擠出1小時到記者室開講、親切地回答問題,這也讓他每次公開演講,都成為新聞媒體不敢錯過的重要事件。

同儕眼中的石崇良,則是個身段柔軟、樂於溝通的人。有一次他到花蓮考察,當地衛生單位特別熱情準備了一套原住民傳統服飾邀他換上,他也毫不猶豫地穿上,並與大家一同唱歌跳舞,氣氛熱絡。這種親和力,讓他在各界都留下良好印象。

「希望他做個能解決問題、以民為念、勇於改革的部長。」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對石崇良寄予厚望,醫改會提醒,改革支付制度、保障醫護勞權、監測自費發展、終結醫療體系中的性暴力等問題,相關分析論述已經很多,但民眾最關心的是解方,希望新任部長不只是聆聽、溝通,更要提出有憑有據、有具體時間表的解決方案。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提醒,新任部長未來施政的重點應包括長照3.0醫療與長照的銜接、外籍看護人力的整合、身障資源的部建,還要持續擴大推動住院整合照護計劃,才能真正達成賴清德總統「照顧有喘息、照顧不離職。」的政見承諾。

急診精神帶進政策現場,果斷、務實、能凝聚團隊

展望未來,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許建清點出台灣醫療體系的最大挑戰:人力不足與醫院壅塞。這些是長年累積的結構性問題,短時間難以徹底化解,他期待石崇良能推動醫療照護模式的轉型,讓資源重新分配,紓解醫院壅塞壓力,進一步引領台灣醫療體系走向更健康、更永續的發展。「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帶領我們,去面對這個充滿不確定性、複雜性與挑戰的未來。」許建清說。

加入【康健雜誌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奧運金牌李洋掌運動部,台灣史上最年輕部長!曝心聲:不怕挑戰,因為身後有你們

六大原則,教你輕鬆吃出好能量,從根本變健康 (1/2)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很多人會吃!醫曝台人早餐「4地雷組合」恐釀三高

三立新聞網
02

吃冰跟經痛有關?蘇怡寧打臉「都是習俗認知」:自己不吃別禁止別人

CTWANT
03

她超愛喝冰飲「26歲就長滿子宮息肉」!醫曝狂喝飲料3大風險:容易造成氣滯血瘀

姊妹淘
04

史丹佛研究發現 人體從這年紀開始呈現「斷崖式衰老」

NOW健康
05

百萬YTR猝逝! 非心肌梗塞「健檢正常卻忽略血壓」

中天電視台
06

蔡依林9點半就寢、郭富城晚睡早起 醫師給出真正評論…

信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