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痰液堆積不是小問題!醫:新一代祛痰藥物成治療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10月20日02: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
痰液本是保護呼吸道的正常分泌物,但在發炎刺激下,會轉變成大量且黏稠的分泌,反而不利於身體恢復。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表現上各有差異,但都屬於呼吸道病毒,常伴隨喉嚨痛、流鼻水與咳嗽等症狀。其中,持續分泌與堆積的痰液更是患者共同面臨的難題。

國立台灣陽明大學臨床醫學博士、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痰液原本具有保護呼吸道的作用,但在病毒感染與發炎刺激下,卻可能轉為黏稠、難以清除,進一步影響呼吸道功能與康復速度。正因如此,痰液處理與治療不僅是緩解不適的重要環節,也是確保呼吸道疾病患者恢復健康的關鍵步驟。

為何咳嗽痰液會持續 長尾症狀+呼吸道黏膜受損

蘇一峰醫師指出,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上各具特色,例如COVID-19可能引發長新冠後遺症、流感常伴隨高燒與全身痠痛,而RSV對兒童與長者則特別容易造成下呼吸道發炎與久咳不癒,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難題:痰液堆積。

此外,臨床觀察顯示,呼吸道病毒的另一個特徵是可能留下「長尾症狀」,後遺症持續時間或長或短,且不容易根治。蘇一峰醫師解釋,即使病毒本身已經清除,患者仍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咳嗽。

原因在於呼吸道黏膜在感染後受損,如同皮膚被刮傷,底層組織暴露後,容易因受到刺激而引發咳嗽與痰液分泌。部份患者若康復不完全,可能會出現氣喘或呼吸道反覆敏感,持續產生痰液的情況。

長期發炎分泌過多黏液 演變為痰液堆積

蘇一峰醫師補充,當身體長時間分泌過多的黏液,便可能演變為痰液堆積的情況,成為細菌或病毒的溫床。這種狀態不僅影響呼吸,也可能誘發過敏性反應,進一步增加氣喘的風險。因此,若在感染初期未能妥善控制發炎與排痰,日後就容易留下長期後遺症。

痰液本是保護呼吸道的正常分泌物,但在發炎刺激下,會轉變成大量且黏稠的分泌,反而不利於身體恢復。蘇一峰醫師表示,痰液堆積可能會影響呼吸道,增加治療的困難度。

對老人家來說,痰液清除不徹底可能增加反覆肺炎或住院的風險;不只老年人,小孩也可能因痰液堆積受影響,過多的痰與鼻涕可能引發持續性氣喘。臨床上常見的困難就是如何有效處理痰液,以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許多人看病時只關注是否有開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卻忽略了化痰治療的重要性。蘇一峰醫師提到,實際上痰液堆積可能延長不適感。若經過醫師評估,臨床上有時會使用祛痰藥,讓痰液變稀、清除呼吸道的阻塞物。讓痰被咳出,以減少氣管受到刺激的機會。

新一代祛痰膠囊成止痰新選擇 兼具便利性與多重功效的潛力

祛痰藥的機轉大概可以分幾類,例如幫助痰液與水結合,讓痰變得稀薄、不那麼黏稠,或是打斷痰液裡的分子鏈結,進一步降低濃稠度。然而,市面上現有的祛痰藥物也有副作用。蘇一峰醫師以市面上常見的發泡劑型態為例,部份患者會抱怨藥物味道過重、帶有人工甜味,甚至感到噁心。此外,這類藥物需要溶於水後才能服用,對需要隨時用藥的人來說不太方便。目前亦有膠囊劑型的新一代祛痰藥,攜帶與服用方式較為便利,適合部分患者的使用需求。

此類祛痰藥物的主要功能在於改善痰液稠度、促進排出,部分研究還觀察到其與抗氧化、抗發炎以及幫助抗生素增效可能有關聯。在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情境中,能夠改善呼吸道黏液堆積,也可能對免疫系統有潛在幫助,成為支持呼吸道健康新的治療選項。

呼吸道病毒不可輕忽 痰液過多影響康復時間

無論是COVID-19、流感還是RSV,3者都屬於呼吸道病毒,可能導致短期急性症狀與長期後遺問題。除了針對病毒本身的治療,如何妥善處理呼吸道的發炎與痰液問題,也是患者康復的關鍵。

蘇一峰醫師提醒,大眾應該理解這些病毒並非「好了就沒事」,而可能留下長期影響。因此,除了接種疫苗、注意個人衛生、祛痰藥物治療,正確認識痰液處理與藥物選擇,不僅有助康復,也能減少反覆呼吸道困擾。

【延伸閱讀】

動不動就喘又卡痰! 肺阻塞PUMA自我檢測找出潛在病人

出現「咳、痰、喘」恐是罹COPD! 醫急籲「快改掉這1習慣」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