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衝擊 工總籲緩徵碳稅 環境部:如期上路、2措施挺產業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影響,工總日前除呼籲政府穩定匯率、擴充信保基金外,也喊話政府緩徵碳費,以降低對產業的衝擊。環境部回應,近期歐亞領導國家均未調整淨零轉型的目標,且根據今年度產業提出的自主減量計畫,可看出減碳的動力相當強,因此我國碳費制度將如期上路,並將透過擴大高碳洩漏風險事業適用對象、補助獎勵低碳投資,協助產業轉型升級。
環境部表示,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的產業,主要包括工具機、水五金、扣件、汽機車零組件等,其中有9成是中小企業,經環境部以113年的排放量資料分析464場碳費徵收對象,涉及工具機的事業有1廠、涉及汽機車零組件的事業有2廠、無扣件業,至於中小企業則有7廠。
對於工總呼籲緩徵碳稅已降低對產業衝擊,環境部表示將提出2大措施體產業,維持碳費徵收對象的國際競爭力,包括擴大高碳洩漏風險事業適用對象、補助獎勵低碳投資。環境部表示,根據碳費收費辦法規定,徵收對象如屬於高碳洩漏風險事業,只要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經審查通過,其收費排放量即可享有0.2的係數折扣,其認定除原先規畫參考國際上針對行業別通案的認定標準外,也將評估事業如有營業毛利不佳、碳費佔毛利比達一定程度以上、受關稅衝擊影響導致出口成本增加一定比例,或是面對國際產品傾銷風險等情形,可藉逐年申請取得適用資格,避免碳費課徵弱化產業國際競爭力。
環境部接著說明,目前已有逾9成的碳費徵收對象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的申請或登記,將適用每公噸50元或100元的優惠費率,環境部正偕同經濟部積極辦理自主減量計畫的審查作業,也將與經濟部合作規劃專案補助,包括製程改善、能源效率提升及低碳燃料替代等減碳措施,以及相關技術研發,積極協助企業低碳轉型,符合國際綠色供應鏈要求。
環境部表示,碳定價制度是帶動我國企業綠色成長及轉型的重要工具之一,為協助產業度過關稅政策危機,事業如營利狀況不佳或受國際經貿政策影響,只要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經審查通過,即可申請碳費收費排放量的折扣。此外,環境部將與經濟部合作,補助獎勵產業轉型升級,在穩健推動碳費的同時,確保台灣產業在全球淨零與綠色科技競賽中持續保有優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