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距總是對不準?眼科醫師揭「焦距慢半拍」真相!用 1 方法就能調整清晰眼神
隨著數位生活成為日常,現代人用眼時間急遽拉長,從早到晚緊盯手機、電腦與平板,讓視覺疲勞與焦距轉換困難提早報到!出現眼睛疲勞、視力模糊等眼睛在遠近切換時難以即時調節因而產生的不適。
長庚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林睿彥臨床觀察發現,愈來愈多 35 歲以上的輕熟世代出現「看近吃力、遠近切換不順、夜間對比度下降」等狀況,顯示他們正進入「視覺轉換期」。
林睿彥說明,這樣的視覺轉換並不是因為老了,而是在多元用眼需求不斷高漲的數位環境下、眼睛的調節能力提早進入轉換的自然現象。「過去這樣的狀況常見於 40 歲以上族群,如今卻明顯年輕化。」
他表示,前來求診者的年齡層有逐漸往下的趨勢。過去常見於 40 歲以上族群,如今 35 歲的上班族、企業主管、甚至長時間追劇的年輕父母都可能出現「對焦慢半拍」的現象。
「明明眼力不差,卻覺得容易糊、看遠看近切換視覺焦點時會有點轉換不過來甚至有點頭暈、到了晚上容易看不清楚 …」許多人以為是因為用眼過度或睡眠不足所產生的視力疲勞,事實上,這些症狀正是視覺轉換期的典型警訊。
所謂的「視覺轉換期」,是指眼睛的水晶體彈性與睫狀肌協調力下降所引起的遠近焦距切換速度變慢,這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自然生理過程,現代人因為長時間暴露在 3C 產品下高強度用眼,讓這個轉折點提前出現。
林睿彥進一步說明,進入視覺轉換期並不代表是因為老了,而是視覺需求升級了。他建議:「正視這段轉換期、及早配戴合適鏡片,就可以有效矯正視力。」
林睿彥強調,輕鬆適應視覺轉換期的關鍵其實很簡單,就是「提早察覺、提早漸進」!因為越晚面對,就會需要越長的適應時間;越早配戴,就越輕鬆自然。
若經常感覺「眼睛對焦吃力、夜間視線不穩定、閱讀小字困難」,應儘早進行視力檢測並及配鏡資訊,不但有助自己可以較輕鬆的度過視覺轉換期,有效減少生活上的不便,也能避免因爲長期看不清楚引發視覺焦慮。
依視路陸遜梯卡行銷總監黃唯恩補充說明,多年來觀察台灣漸進鏡片配鏡者的過程中,發現許多配鏡者習慣忍耐「看不清楚」,認為只是因為疲勞所引發的暫時現象,常常拖了好幾年後覺得「年紀有到了」才願意開始配戴漸進鏡片。
但,卻往往因此錯失配戴漸進鏡片的最佳時機。若能在視覺轉換期開始出徵兆時就積極面對,不僅能幫助眼睛更順利地適應焦距變化,也能幫助維持後續視力的穩定。
諮詢專家:長庚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 林睿彥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頭痛、肩膀痠可能是老花眼在搞鬼!專家:35+輕熟視力期,正確矯正戴眼鏡告別微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