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零月租方案來了!1公里約1元「騎多少付多少」:真的划算嗎?哪些車主適用?
(2025/07/09 10:20 更新)
台灣電動車龍頭Gogoro於7月8日正式宣布啟動「0月租」方案,打破過去固定月租費的框架,全面改為「用多少、付多少」的按量計價制度。
根據新方案,車主每月不再需繳固定費用,僅需依實際騎乘用量付費,平均每公里成本約為新台幣1元,成為品牌創立10年來最大一次資費變革。
同時,這項新方案不僅適用於Gogoro新車和舊有車主,也開放給現有PBGN聯盟的所有車主,包括宏佳騰、YAMAHA、台鈴與eMoving等品牌,等於一次性改寫整個換電生態的遊戲規則。
Gogoro代理執行長姜家煒表示,此舉是多年觀察用戶騎乘行為後的深度回應。
「以往看到不同族群的需求差異,已經設計出15種不同的資費方案,今天終於能夠更進一步,推出0月租方案,讓車主真正享受『用多少付多少』的自由。」Gogoro代理執行長姜家煒指出,這是Gogoro聆聽消費者多年以來的心聲做出的突破。
十年鋪路,Gogoro終結電動車資費「吃到飽」時代
「0 月租」方案,是Gogoro自2015年創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商業模式改變。
過去多年來,Gogoro的月租費一直是許多消費者卻步的主因,即使月騎不到幾十公里,仍需支付高昂月租,讓不少潛在買家觀望不前。
如今,這個痛點被解決, 在新方案中,車主需要於開通時支付一次性的設定費(雙電池版9,000元、單電池版6,000元),作為電車基礎建設的營運管理,包含電池、換電站、能源網路的維運。日後每月按實際騎乘用量收費,採每安時1.1元的費率,折合每公里成本約1元。
根據Gogoro內部估算資料顯示, 約有44%車主切換後會更划算,也指出特別是在都市中短途通勤的用戶,省錢效果會最明顯。
零月租划算嗎?「里程數」是一大關鍵
依據網友反映,Gogoro本次推出零月租方案最大的爭議在於高價的設定費(雙電池版9,000元、單電池版6,000元)。
不少網友指出,「每個月騎1000公里就好,這樣1500上下沒比較便宜。」甚至有網友砲轟「9000去搶吧!」顯現普遍認為設定費根本是一次性把月租費用先收進口袋。
據產界人士分析,新費率「每公里一元、不騎不要錢」主要對新購車主(尤其能取得設定費全免或折扣者)有明顯優惠,前兩年資費「非常甜」。
但由於新方案雖然單價低,但設定費(單電池2年6,000元、雙電池2年9,000元,需重複繳納)成為評估是否划算的關鍵門檻。
產界人士根據車型(單/雙電池)設定每安時可行駛公里數,計算每公里實際費用如下:
- 單電池 :每Ah約1.3公里,每Ah收1.1元,換算每公里約0.85元。
- 雙電池 :每Ah約1.05公里,每Ah收1.1元,換算每公里約1.05元。
因此可以說,換算下來現有Gogoro Network 用戶(特別是雙電池車主)大多不適用新方案,原有方案通常更划算。
若為新購車主,依資格選擇「0月租+設定費全免/折扣」方案,前兩年最划算。至於現有單電池車主,若偏向低里程(80公里以下或145-210公里),也可考慮新方案。
換電站覆蓋率達90%!成「0月租」費率底氣
今年Gogoro營運邁入10周年,在台灣已經完成佈建超過2,700座換電站,全台覆蓋率達90%,總共投入逾140萬顆電池,其中最新的第三代電池占比超過70%,同時,深入日常生活通路,像是平均每4家全聯就有1座換電站。
Gogoro代理執行長姜家煒指出,這些電池、換電站深耕多年的基礎設施,正是Gogoro能夠推出0月租方案的關鍵原因,確保每位車主都能隨地獲取能源補充。
在媒體聯訪時姜家煒強調,透過全天候營運的能源網路、雲端大數據管理平台的即時監控與調度,Gogoro Network持續優化整體能源服務品質,10年來投入的基礎建設,已經開始發揮「規模經濟」效益。
0月租方案再造Gogoro成長曲線?
Gogoro目前正處於品牌成長的關鍵轉折點,根據先前公司設定目標,希望2026年能源事業達到損益兩平、2027年實現自由現金流、2028 年車廠部門損益平衡。
為了達到這些目標,Gogoro自從去年啟動公司財務優化計畫。 根據Gogoro第ㄧ季財報顯示,第一季營運支出就比去年同期大減960萬美元,降幅高達32.1%,加上電池更換服務營收為為3450萬美元,同比增長6.2%。姜家煒表示,因為換電站的網路密度為資費的彈性化奠定下基礎,才有餘力導入「0月租」新制。
根據交通部公路局最新統計數據指出,Gogoro 6月的掛牌數達到2,967台,較5月成長45%,顯示市場回溫跡象。當政府補助、基礎建設成熟、價格方案更靈活等要素到位,市場有機會迎來電動機車第二波成長。
延伸閱讀:Gogoro要回台上市了?Q1淨虧損逾5.6億元「靠電池訂閱撐場」:下一步,該如何逆轉勝?
Gogoro「1美元防線」慘失守,轉板掙扎求生!3大逆境阻擋馳騁之路,怎麼不香了?
責任編輯:李先泰
延伸閱讀
基辛格認了!坦承「低估AI」讓英特爾被輝達、超微超車,他為何堅持IDM 2.0路線無誤?
AI音樂席捲Spotify!月聽眾數破百萬,AI樂團The Velvet Sundown為什麼暴紅?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顯示全部
留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