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重創雲嘉南 立委籲政府「以租換貸」助農漁重建
(中央社記者林敬殷台北1日電)颱風丹娜絲及0728豪雨造成雲嘉南嚴重農損,多位民進黨立委今天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將以往補助、貸款方式,改以「以租換貸」,並納入特別條例,減少對農民資金壓力,同時對於溫網室補助,也應彈性調整,加速復耕腳步。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郭國文、蔡易餘、邱志偉、賴惠員上午在立法院,舉行「災後重建新模式:強固溫網設施以租換貸,政府補租金農民免揹債」記者會。
郭國文說明,溫網室的初期投入成本很高,一般農民後續重建與復耕的時間要更長,若能有一個資本雄厚單位來統籌,未來面對天災將更有韌性;農民因災損無以為繼需要兼職打工,但兼職超過180天會喪失農保資格,而新舊貸款合併免息1年,若1年無法復耕能否延長,這些問題都需要政府協助。
邱志偉表示,面對極端氣候,災害可能變成常態性,過去用補貼、貸款等方式已無法因應,農業部可以參考經濟部「以租代售」模式來重建農業設施,並評估納入智慧養殖等方式,減輕農漁民資金壓力,讓農漁業能在最快時間內恢復。
賴惠員指出,現行半年免息貸款延長到1年,對農民的幫助有限,難以支應農民至少2年的復耕空窗期,農業部應進一步延長貸款寬限期,整併新舊債並分段補貼利息。此外,也應修法放寬農保兼職限制,延長溫室補助申請期限,協調外縣市廠商南下支援修繕,避免災後重建陷入人力斷鏈。
蔡易餘提到,從丹娜絲颱風到728豪雨,造成溫網室全面性損害,就連一般認為有10年使用壽命的溫網室C型鋼支架、也只撐了3年。因應未來極端氣候,為了讓青農不用承擔硬體風險,農業部應提供彈性補助機制並提升修繕效率,不要僅重建有補助、部分損害就沒有補助,造成資源浪費。
鍾佳濱談及,雲嘉南是全國蔬果產地,現在要修繕溫網室是「有行無市」,業者重建案件接不完,施作訂單費用比修繕高,導致修繕及清運工作沒人接,而復耕、復建所需投入的資材與金融手段有待政府協助,政府可參考921震災及莫拉克風災重建經驗。
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董事長賴坤成表示,農漁會雖是合作組織,但本質非慈善機構,放款意願低,應導入農業信用保證制度與5P原則(借款人、資金用途、還款來源、債權保障、展望),吸引租賃設備業者加入,由政府與民間創投合作出資,以大面積試辦推動制度化。(編輯:林克倫、張若瑤)1140801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