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on the Moon活動紐約登場 旅美藝術家楊金池即興行為藝術演出
在全球文化象徵最鮮明的紐約時代廣場,一顆象徵台灣的月球即將升起——跨領域藝術家楊金池(Chin-Chih Yang)於6月13日晚間演出一場名為《Taiwan, on the Moon?》的即興行為藝術表演,作為國際策展計畫《Taiwan on the Moon》的北美重點篇章。
此次演出,以月球裝置為載體、時代廣場為舞台,透過荒謬而獵奇的身體語言,並向觀眾拋出直白提問:「你怎麼定義文化?」主辦單位表示,在台灣文化的國際能見度時常被侷限的當下,《Taiwan, on the Moon?》拒絕僅以「答案」回應,而是邀請行人與觀者駐足反思:文化是傳承?是互動?還是一種彼此學習與重構的過程?演出的目的在打破預設,促使人們重新審視身份、地緣與文化如何在現實與象徵中交錯生成。
《Taiwan on the Moon》是一項跨國文化行動計畫,以「台灣搬到月亮的背面」作為想像隱喻,從大阪、瀨戶內海延伸至紐約,串聯展覽、行動藝術與流動式展演,探索身份、遷徙與文化的可能性。紐約篇章以快閃行動為主軸,邀請觀者在都市日常中,重新凝視這顆從未離開的島嶼。這場從日本萬博到北美跨洲演出的讓世界認識台灣的《Taiwan on the Moon》藝術行動,這次特別來到紐約時代廣場,尤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出身台灣的旅美知名跨領域藝術家楊金池 Chin-Chih Yang也參與這場活動。
楊金池為出生於台灣、長年創作於紐約的跨領域藝術家,其創作橫跨行為藝術、互動裝置與社會介入行動,關注生態危機、工業廢棄物與人造結構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他擅長將廢棄材料轉化為大型作品,並以幽默而尖銳的手法回應當代社會中的資源浪費與文化衝突。
楊金池的作品曾於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Taipei)舉辦個展,並於Performa 19、Miami Art Fair、MASS MoCA Studio、波蘭華沙亞洲影展等地展出。他亦曾參與香港主要文化機構、新加坡 ACM 國際會議與EXIT 國際藝術節(台北,2022)等重要平台,並於2022年獲選加入紐約藝術基金會(NYFA)名人堂(Hall of Fame)。
他歷年參與多項國際駐村計畫,包括Art OMI Alumni Residency、Santa Fe Art Institute(2020)、Bogliasco Foundation(2022)、台北國際藝術村與Governors Island(2023)。
他的作品亦廣受國際媒體關注,曾被報導於The New York Times、Taipei Times、CBS、NY1、Time Out New York、Village Voice、NY Art Beat、Flavorpill與Art Asia Pacific等。BBC記者Humphrey Hawksley曾專訪其作品與政治社會議題之關聯,Art Radar Asia 則由編輯Kate Nicholson對其進行專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