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AI如何殺死你的工作?Adobe、Google⋯前員工揭真相:AI改革淪「借刀裁員」新手段?

數位時代

更新於 06月27日10:57 • 發布於 06月27日08:30

AI取代各種基層工作的說法近來甚囂塵上。其中最過於聳動的,莫過於Anthropic執行長Dario Amodei。他表示,AI 可能在未來 5 年內取代 50% 基層白領工作。

其實,Amodei的這番話普遍被認為太過激進。例如,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就公開表示,「我幾乎不同意他(指Amodei)說的全部內容。」這是因為黃仁勳這一派樂觀論者認為,儘管AI會取代部份工作,同時也會創造新機會。

那麼,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在AI落地之後,現實究竟更偏向哪一派的現實?

針對這個問題,科技作家Brian Merchant在其電子報專文〈AI Killed My Job: Tech workers〉中如下描述:

我們都知道 AI 並非有意識的存在,真正開除員工的是管理層,而 AI「殺死」一份工作,也可能是讓工作失去樂趣、剝奪技能與專業,或讓工作內容變得低劣。

換句話說,AI 對職場的衝擊並非只體現在裁員數量上,企業積極導入AI,更直接的影響是讓科技工作者感到工作品質下降、枯燥、打亂工作步調,以及學習機會的減少等。

在這篇專文當中,Merchant挑出了15則讀者與他分享的實際案例,來信者來自 Google、TikTok、Adobe、Dropbox、CrowdStrike 等大公司,也有來自小型新創。

案例一|Adobe前員工:AI殺了我2份工作

我曾在 Adobe 工作……雖然一直跟主管說我不喜歡生成式 AI,也不想參與相關專案,但當 AI 熱潮起來時,我的團隊被解散,我被調到專門做生成式 AI 的團隊。我辭職了,因為我不想參與違背價值觀的事。這是在 Adobe 用 Stock 貢獻訓練 Firefly、以及服務條款爭議之前,所以我慶幸自己早離開。
現在我在公部門工作,雖然大多數方面都比較好,但我得花很多時間跟同事和主管解釋為什麼不能「直接用 AI」來做事。每週都有公司推銷 AI 工具,想回收投資,公部門成了他們的目標。
我不想當個老古板!我喜歡科技,只想好好做本業,不想一直戳破 AI 的神話。這很累。

我在 Adobe 的經歷

我在 Adobe 時,負責評估機器學習模型是否適合產品化。大多數時候,領導層會砍掉品質不夠或沒市場的專案。管理層總想要「萬能機器」,但其實機器學習只適合解決小部分明確問題。
AI 熱潮起來時,我已經轉到做內部工具的團隊,不再參與機器學習。我公開表示不想做生成式 AI,結果高層說這是「生存威脅」,開始重組團隊,急著把 LLM 加進產品。
Adobe 一向動作慢,這次卻很急。更糟的是,他們不是自己做 LLM,而是用 OpenAI 的聊天機器人。我問過 OpenAI 的道德和環保問題,管理層只做表面功夫。於是我辭職了,因為我不想參與這種草率的專案。

同事的反應

有同事私下同意我的看法,但公開都配合,因為怕丟飯碗。大家覺得 Adobe 的 AI 至少比競爭對手更有道德。團隊之間很隔閡,也沒什麼討論 AI 疑慮的管道。我在部門會議提問時,有人建議我走流程,不要太激進。
回想起來,我應該多跟同事私下交流,組織起來反抗,而不是只想說服主管。幸運的是我有存款可以辭職,但我常想如果能和同事聯合起來,大家就不會那麼怕風險。

AI對工作的影響

生成式 AI 推動後,很多同事開始加班,這在以前很少見。管理層嘴上說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實際上卻很急。沒聽說有人因 AI 被直接裁員,但公司現在不太裁員,而是用減少工作、列入績效改進等方式逼人離職。
有同事卡在簡單的程式任務上好幾週,原來是一直在用 LLM 試圖解決問題,結果產出一堆無關的內容。如果他早點問同事,幾天就能搞定。
我們團隊發現有軟體廠商用 AI 分類服務請求,結果分類錯誤,導致高優先級問題沒被解決,浪費了很多時間。

我現在的工作

我現在是程式設計師兼資料庫管理員,比在 Adobe 時快樂多了。但和企業界一樣,很多中高層想從數據中「提取可行見解」,卻不懂技術,下面的人也不敢反駁。每次解釋 AI 的行銷話術不切實際,都被當成怕變革。
所以我認為,無論公私部門,越高層越熱衷 AI,卻越不懂技術和實際工作內容。反對 AI 的員工也不敢組織起來,因為怕被裁員。

案例二|Google軟體工程師:新人都用AI寫程式,品質堪慮

我在 Google 擔任軟體工程師多年。隨著生成式 AI 編程輔助工具的出現,我們已經看到開源程式碼品質下降。 我也觀察到新進工程師的工作準備度、學習意願和投入程度都在下降。
我親眼看到一些剛入行的同事嚴重依賴 AI 編程工具。 他們的「寫程式」過程,就是不斷按 Tab 鍵接受 AI 生成的程式碼,然後看有沒有警告底線(這些警告過去多來自靜態分析,現在越來越多是 AI 生成的)。 這些年輕工程師只是大致看一下 AI 產生的程式碼或解釋,只要「看起來沒問題」就繼續產出更多程式碼。
我也看到資深工程師在面對重要的資料建模任務時,直接用生成式 AI 產生資料庫結構,幾乎沒做修改就用在內部服務上,明明有明顯問題。這些問題已經蔓延到其他需要連接該資料庫的程式碼,修正成本更高,大家只好裝作一切正常。
這些都會導致軟體品質下降。「人人都能寫程式」聽起來很好,但當大量劣質程式碼被產出時,受害的是所有人,包括那些信任軟體產業的人。

Google執行長皮蔡曾表示,公司已用AI生成25%新程式碼。

案例三|Dropbox前資深工程師:AI 讓我丟飯碗

我在 2023 年 10 月底被 Dropbox 裁員,當時公司裁掉了 20% 的員工,理由是要專注於 Dash 這個 AI 產品。2023 年的 10% 裁員也是為了更專注於 Dash。
我的工作怎麼被消滅的?就是內部優先順序的調整。我原本要負責一個 2025 年以後提升 Dropbox 穩定性的專案,這是個年度大計畫,目的是全面檢視災難應變能力,超越既有的標準情境。這類專案在成熟產品線很常見,因為每年合規標準都會變,市場期待也會變。
這個專案在裁員時被砍掉,相關人員也被裁。這和公司把重心放在 Dash 這個新產品一致。新創公司通常不會像成熟產品那樣重視穩定性,因為新創最重要的是搶市佔率。產品和公司成熟後,穩定性才會變成留住客戶的重點。Dropbox 的檔案同步產品已經進入這個階段好幾年了。
Dash 是新產品,公司說 Dash 是未來,所以像我這種負責穩定性的專案就被砍了。

該如何重返賽局?

現在的就業市場非常嚴峻。我經歷過 .com 泡沫、2008 金融危機、COVID 疫情時期都還有穩定工作, 這是我第一次在科技寒冬失業。這幾個月投了 37 份履歷,只有 4 次和人聊到,2 次還是靠內推,最後都沒進到正式面試。
這和我走非傳統路線升到資深工程師有關。傳統面試流程我很難過關,因為那不是我過去的工作內容。收到的回饋不是「資歷過高」就是「技術面試沒過」。想轉職做產品經理或技術寫手也因為履歷不符而失敗。
我可能要退休了。我 50 歲,理財顧問說我已經有退休金,現在工作只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建立備用金或做慈善。這行業現在非常有毒,大家都在砍成本,只有新創還在積極招人。

股價沒跌是因為大家都在做成本和股價工程,這通常會讓員工滿意度大降。我已經失業六個月,錢不是問題,但我真的不想再回到那種高壓環境了。

結論:有毒的不是AI,而是沒同步跟上的管理制度

Merchant在回顧15個真實案例分享之後(本文精選3則案例)強調,真正裁員的是管理層,而不是AI,AI充其量只是被用來合理化資方的決策。

而在管理快節奏推動AI落地之後,AI不僅「殺死」工作本身,重點是讓工作變得無趣、失去專業與尊嚴。

Merchant主張,生成式 AI 的「自動化承諾」需要被嚴肅檢視,不能只聽信企業宣傳或技術樂觀論。AI 帶來的不只是效率提升,更有勞動條件惡化、職場倫理與社會結構的深層變化。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 「在AI落地之後,現實究竟更偏向樂觀派,還是悲觀派的現實?」 顯然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延伸閱讀:Anthropic執行長:AI可能在5年內取代過半「入門級白領工作」,失業率恐飆升20%

AI轉型先裁員!KKday宣布「精簡15%人力」:估100人以上丟飯碗,官方怎麼說?

資料來源:Blood in the Machine

責任編輯:李先泰

延伸閱讀

出國信用卡怎麼選?2025海外「無腦刷」信用卡整理:這張新戶最高5%回饋
實測AI瀏覽器Dia!一鍵整合分頁變「生產力神器」:亮點3功能怎麼用?能取代Chrome嗎?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景氣燈號「回落近1年半」最低點 國發會點3因素恐添變數

TVBS
02

台積電沒拿到特斯拉165億美元大單!馬斯克把最新晶片交給「這企業」製造

風傳媒
03

台灣無人機出口暴增近7.5倍! 不是烏克蘭 「這國」是最大買家.....

新頭殼
04

金管會ETF新規 專家:高股息要掰了?

NOWnews 今日新聞
05

士電、中興電、亞力、華城...台美加速電網投資,重電4雄誰能領風騷?

商周財富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盤中速報 - Sei大跌8.26%,報0.32美元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Worldcoin大跌8.19%,報1.12美元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Dogwifhat大跌8.53%,報1.04美元

anue鉅亨網

鉅亨速報 - Factset 最新調查:Kinsale Capital Group Inc(KNSL-US)EPS預估上修至18.1元,預估目標價為485.00元

anue鉅亨網

鉅亨速報 - Factset 最新調查:Woori Financial Group Inc - ADRWF-US的目標價調升至63.23元,幅度約9.99%

anue鉅亨網

鉅亨速報 - Factset 最新調查:福陸FLR-US的目標價調升至57元,幅度約8.57%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FLOKI大跌8.37%,報0美元

anue鉅亨網

慧榮今天正式入厝竹北總部! 未來四年竹北高鐵站前核心區行情火熱

太報

智易(3596)啟動成長週期,寬頻與5G需求推升未來兩年營運動能

優分析

工程師高薪排行 年薪中位數178萬元奪冠

NOWnews 今日新聞

市場期盼美中延長貿易休戰 華爾街股市多收漲

中央通訊社

〈美股盤後〉川普稱全球基準關稅大概是15-20% 標普那指再登新高

anue鉅亨網

美歐貿易協定達成「美股漲跌互見」 台指期盤後小跌68點

民視新聞網

川普設俄烏停火新期限引供應擔憂 國際油價走揚

中央通訊社

蔡明忠組團破局/難擋剪線潮雪崩另謀出路 蔡明忠組寬頻聯軍抗中華電信失利

鏡週刊

蔡明忠組團破局1/蔡明忠登高一呼被打槍 揭密寬頻業者冷回應4大理由

鏡週刊

蔡明忠組團破局2/全台有線電視業者山頭林立 他讓蔡明忠再踢鐵板

鏡週刊

蔡明忠組團破局3/寬頻一哥中華電信沒在怕 不打價格戰直攻加值應用

鏡週刊

陸行之直指五大因素使得三星拿到特斯拉晶片代工生意

科技新報

金融時報:特斯拉165億美元大單 仍難挽回三星晶圓代工頹勢 Edit

anue鉅亨網

鉅亨速報 - Factset 最新調查:RPM International, Inc.RPM-US的目標價調升至135元,幅度約7.14%

anue鉅亨網

鉅亨速報 - Factset 最新調查:Credo Technology Group Holding LtdCRDO-US的目標價調升至112元,幅度約8.21%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哈希圖大跌8.47%,報0.2668美元

anue鉅亨網

下半年信用卡權益變動(二) 3張LINE Pay大決鬥

卡優新聞網

台新新光壽險通過合併 雙證券整併躍升第4大

卡優新聞網

房市冷淡買舊不買新 北市老屋交易成主流

卡優新聞網

億級高資產戶破萬人 玉山銀挺進財管3強

卡優新聞網

盤中速報 - Sui大跌8.17%,報4美元

anue鉅亨網

日本淡化川普貿易協議風險 稱5500億投資多為放貸

anue鉅亨網

藥價要漲了?歐美貿易協議15%關稅 製藥業成本恐增至190億美元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CRV大跌8.58%,報0.974美元

anue鉅亨網

鉅亨速報 - Factset 最新調查:Range資源-路易斯安那(RRC-US)EPS預估下修至3.12元,預估目標價為44.00元

anue鉅亨網

鉅亨速報 - Factset 最新調查:Expand Energy Corporation(EXE-US)EPS預估下修至6.78元,預估目標價為134.50元

anue鉅亨網

鉅亨速報 - Factset 最新調查:Woori Financial Group Inc - ADR(WF-US)EPS預估上修至8.88元,預估目標價為57.49元

anue鉅亨網

鉅亨速報 - Factset 最新調查:Antero Resources Corp(AR-US)EPS預估下修至2.59元,預估目標價為46.00元

anue鉅亨網

鉅亨速報 - Factset 最新調查:雪佛龍(CVX-US)EPS預估上修至7.8元,預估目標價為165.00元

anue鉅亨網

鉅亨速報 - Factset 最新調查:加拿大自然資源公司(CNQ-US)EPS預估上修至2.55元,預估目標價為37.97元

anue鉅亨網

鉅亨速報 - Factset 最新調查:SharkNinja Inc.SN-US的目標價調升至126元,幅度約4.13%

anue鉅亨網

鉅亨速報 - Factset 最新調查:布魯姆能源BE-US的目標價調升至28.5元,幅度約5.56%

anue鉅亨網

微軟Edge新推「Copilot模式」 AI助理深化網頁瀏覽體驗

anue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