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倫斯基削弱反貪腐機構 俄烏戰爭以來 基輔首次爆發大規模抗議
周二(22),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簽署了一項新法案,將國內兩大反貪腐獨立機構國家反腐敗局(Nabu)和反腐敗檢察官辦公室(Sapo)列入檢查總長的管制權限下,剝奪其獨立性。
根據法新社的報導,澤倫斯基認為有必要對這些機構進行審查,防止來自俄羅斯的滲透,但對於這項指控,外界認為並沒有可信證據證明機構的疑慮。
俄烏戰爭以來,首次大規模抗議
此舉立刻引發大規模群眾走上街頭抗議,這也是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首次出現反政府的抗議活動,群眾聚集在總統府外面高喊「可恥」、「否決該法案」。
「國家反貪腐局」與「反貪腐檢察官辦公室」兩大貪腐機構是在國內壓力下在成立,目的在保障外國援助,更得到國際貨幣組織的支持,在烏克蘭人心中是擺脫貪腐,加入歐盟的希望,因此引發激烈的抗議。
批評者認為,這項決議已經超越了戒嚴令所賦予總統的權力, 質疑澤倫斯基試圖控制這些機構,以鞏固其政治權力。
澤倫斯基政策急轉向,表示會確保機構的獨立性
面對群眾激烈的抗議,澤倫斯基周三(23)表示,他將向議會提出新法案,恢復這些機構的獨立性。儘管澤倫斯基在政策上轉向,仍有數千名的抗議者聚集在總統府的附近的街道上。反腐敗活動人士表示,現在正是澤連斯基濫用戒嚴的時候,透過壓制批評他的人,瓦解反腐敗機構,邊緣化政治對手。
削弱反貪腐機構的決議讓澤倫斯基政府的分裂浮上檯面,根據紐時的報導,烏克蘭軍情局局長及暫時安全高級官員,罕見發表聲明,表示不支持澤倫斯基的這項舉措,對此,澤倫斯基於周三會見了各機構負責人及高級官員,試圖展現政府團結的形象,然而會談結束後,兩大反貪腐機構共同聲明,「未來無法有效調查貪腐案件」,顯然會談並未取的共識。
同時引發國際間的指責,烏克蘭主要的西方軍事支持者和七國集團財政支持者都對該法律表示擔憂,德國外交部長瓦德普爾在 X 上發文警告說,「限制烏克蘭反腐敗機構的獨立性將阻礙烏克蘭加入歐盟。」
削弱反貪腐機構法案,顯示澤倫斯基政府的脆弱性
這項削弱反貪腐機構獨立性的法案,引發國內抗議與國際關切,雖然澤倫斯基隨後表示將提出新法案恢復機構獨立,但抗議仍持續,顯示社會對反貪腐機構的信任不容動搖。此時正值俄烏第三輪和平談判展開,然而會談僅持續一小時多,在和平共識上仍未取得重大突破,如今,因內部政策爭議而面臨新的挑戰,反映出澤倫斯基政府在戰爭期間面臨的政治壓力與脆弱性。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4